直面“舌尖上的挑战”,向“吃”要战斗力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童祖静 陈拓 陈朴 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9-17 00:41

战场饮食保障为啥难

野外就餐。韩海建摄

饮食保障,缘何频频遭遇困境?采访中,上至机关领导下至普通一兵,各自看法不一。

“官兵炊事技能弱是最直接的原因。”某连连长王崇霄说,平时组织炊事训练,一般条件下练得多,实战条件下练得少;炊事员练得多,其他官兵练得少,这“两多两少”导致官兵炊事技能不过硬,上了战场自然“漏洞”百出。

“手段单一,效率不高”,是当前战场饮食保障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军饮食保障分工存在“前重后轻”的特点,即前方部队承担大部分食品制作、分发任务,后方筹措和前送给养物资往往仅以生鲜食品为主。这种传统饮食保障模式,让前方部队从原材料开始加工,耗费时间、精力和能源较多,难以适应现代战争“快打快撤”要求。

“未来战场,环境更加复杂,斗争更加激烈,部队配置和饮食保障任务充满不确定性,部队可能长时间得不到热食供应。”该旅军需营房科科长刘云鹏说,这就要求饮食保障必须根据敌情、地形、环境等情况,因地制宜灵活保障。

“战场饮食保障可以借鉴‘宅急送’的模式。”该旅保障部部长解耿说,采取“净菜加工、成品配送”的保障方式。即:按照战场食谱把生鲜食品切好,成品、半成品组合到一块,模块化包装、配送式保障,最大限度减少一线炊事员携行负重和工作量。

同时,充分利用野战指挥信息系统,后方通过给养中心信息终端实时感知需求,将“战场快餐”迅速配送,提升机动作战快速保障能力。

战场饮食保障,“精细度不够”“热量不达标”等问题,也是官兵们关注的焦点。

营长张雷曾多次参与重大演练,他以“渡海登陆作战”为例发言:“在航渡阶段,舰船颠簸剧烈,空气流通不畅,官兵易发生晕船,此时就要想方设法维持充沛的体力,减少非战斗减员;而在抢滩登陆阶段,部队鏖战水际滩头,官兵体力消耗大,此时就要确保部队‘吃得上’,维持官兵充足体能……在扩大巩固登陆场阶段,部队经过连续作战,此时就要注重高热量饮食,帮助官兵迅速恢复体力,延长持续作战能力。”

“总之,就是要根据不同地域、作战背景、气候条件下的营养需求,在部队机动、战斗打响、夺取阵地、兵力撤收等不同阶段,实施精细化保障。”张雷说。

讨论中,实战意识不强、缺乏敌情观念等问题也被一一揪了出来——

“现代战争,敌方将广泛运用高新技术侦察手段,对战场热食保障的组织实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现有热食保障设施,目标大、缺少有效伪装,极易遭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

“未来饮食保障,必须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防护性,饮食装备在运用迷彩伪装和自然伪装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高技术的应用,确保排烟少、辐射少、噪声小,提升生存防卫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