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队友在打磨某型号机翼。
和麻丘中心小学孩子们在一起。
2012年7月,我考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很快我加入了校航模队。沈航的航模队在全国高校的航模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名气和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相当。当然,想加入航模队一点也不容易,从大一上学期的沈航最大阶梯教室都坐满人,过道还有人站着。300多人参加的弹射机制作、近200人参与为期3个月的练习机制作、完成后接受老师学长的考核,一轮轮下来只有23人成功进入沈航航模队。幸运的我成为23人中仅有的3名女生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学院唯一加入航模队的人。
难忘的航模经历
然而,留在航模队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轻松,我的骄傲很快被困惑、压力、各种专业知识所打败。CAD只是最低级的“玩具”,入门是CATIA三维画图。想会画图,在熟练应用软件工具的同时你要具备固体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总体设计、外形设计等知识。对于学材料专业的我,这些我连听都没听过的专业名词根本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其他的22名队员基本都是飞行器相关专业,或多或少对这些知识有一定了解。那段时间,我整日泡在航模队、图书馆,网上找资料,问学长、问老师,每个人都是我请教的对象,寝室晚上10点关门,我就9点50分从航模队跑回寝室。天道酬勤,有志事成,在大一的最后一个暑假初,我凭借自己的努力分配到了队里的“对地侦查组”——这是一个全新的固定翼组,由于没有太多比赛经验,组里的人必须要个顶个的实力担当。解释下,航模队队员是没有暑假的,每年都会为各种全国比赛准备,而基本每年9到10月会固定参加航空工业杯的比赛,其余时间视情况参加其他国内或国际比赛。这一次,我们组的目标就是要在去年的名次上前进至少五名。
针对比赛规则,老师、队员们积极讨论,初步方案是将飞机设计为折叠翼飞翼结构。比赛流程是单兵持箱跑至规定地点,开箱、弹射飞机、飞机出箱、折叠翼打开、遥控飞至侦查区域、飞机下方摄像头对地面侦查区域侦查、将信息反馈至单兵、单兵接收信息遥控飞机返回、收起飞机并将信息准确传回“总部”。这其实就是模拟单兵作战武器侦查系统,我们也如同即将上了战场的“战士”。锱铢必较,严阵以待,经常为了修改数模至凌晨两三点,然后第二天5点起床,抱着飞机装车去郊区试飞。发现飞机结构、系统有故障现场调试,现场不能解决回队里继续改图,用激光切割机、雕刻机切出木板、碳板,胶接、打磨、贴膜、装系统、调试、外场试飞。临近比赛的前几个星期,组里的队员累了就在队里的帐篷里眯一觉,饿了就去附近买一份盒饭。经过一次次的改正,我们终于以最好的状态参加了比赛,并且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其实,最辛苦的往往不是在成功后回首来时的路有多艰辛,而是在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成功时不计付出的拼命苦干。
我想成为队里的飞手(航模队中最牛的人),就注定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每天早晨5点半准时在北区操场和教练训练,除非极端天气。暑假里每周两次外场飞行,外场温度40余度,飞行场地必须无一棵树,无一栋房,无一处阴凉,从早5点至晚6点全天在外面暴晒。飞手训练人数从原来的20余人逐渐降至个位数。休息之余啃两个面包,翻朋友圈时看着同学吃西瓜、打游戏、吹空调,心中一直默念,我的付出终究会成就一个不一样的我。
我的家虽然离学校开车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距离,但暑假从没回去过。父母想我想得不行,有一次载着奶奶和小弟来学校看我。刚从外场回来到队里,我妈看我愣了三秒,30多天没见的我晒得黑炭似的。我领他们参观当时在队里工作累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实际就是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仓库,除了我的一张折叠床,屋子里堆满了工具和器材。说实话,当时我真没觉得有多辛苦,倒是妈妈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爸爸不语。而我还笑着说:“队里都是男生,有一个小屋子能睡觉已经不错啦,吃完睡一觉,睡醒接着干,多爽!”现在的我已经工作三年,想想当时的5平方米,可能连我两个行李箱都已经放不下了。
有苦就有乐。组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老师教练的细心指导。吃饭时即使仅剩一个盒饭,也是大家平分,这里没有差异,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外场热到爆表,学长们总能弄出几个西瓜、几棒玉米、几条鱼,生火烧烤,那味道,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熬夜奋战中也会因一个小小的成功而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记得第一次项目发的300元工资,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妈,我挣钱了”;记得我们组凭借某型号模型获得航空工业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固定翼类全国一等奖的彻夜狂欢;记得我们各组组长去北京参观博物馆的喜悦,记得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咬牙坚持,哭过的泪、流过的汗,终究让我与飞行器结下不解也不能解的情缘。
大学四年,收获太多。我最在意的,是我把其中的三年交给了航模,因为它,终于让我体会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奋斗;因为它,终于让我体验了“无兄弟,不飞行”的血与泪、苦与乐,因为它,终于让我彻悟了“人生在于经历、在于积累、在于沉淀”的人生真谛。
航空科普,另一片天地
2016年7月,我入职航空工业洪都,这是我大学制作的某型号模型真正生产的地方。2017年下旬,我开始负责我单位的团委工作。2018年6月,在公司团委的号召下,我单位团委承办赴团林小学航空科普活动,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对小朋友进行航空科普。
实际上,小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活泼得多,我们演话剧、提问题、做体操、飞模型、玩拼图、发奖品,总是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探出好奇的脑袋插几句话,做几个搞怪动作。当我们把电脑打开,连接好模拟器,把音响调到最大,推动摇杆音响里发出“嗡嗡”的发动机轰鸣之后,所有小朋友都安静了,紧接着是争先恐后地想自己尝试飞行。
我成功地吸引到他们了。
排好队、落座,按照我的话,小小的手小心翼翼地轻捏摇杆,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生怕自己操控的小飞机出现一点意外。旁边的小朋友或是看着他的操作,或是看着显示屏飞机的飞行状态。那一刻,我感觉得到,他们对于飞行的好奇,对于飞行的渴望,就是曾经的我。“年轻十岁不是梦”,这是我活动之后发的朋友圈动态,不仅仅是因为年龄,更是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里种下的飞行梦,通过三年的磨炼让梦生根发芽,而小朋友在我怀里操纵飞机的那一刻,我想,我也为他留下了一抹天空蓝,种下了一个航空梦。
结合后来科普的江西师大附属小学、麻丘中心小学、心远中学等学校的经验,我发现,科普工作最重要的是一个关键词——因地制宜。不同的授课对象有不同的理解能力,不同的接受范围,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时,就要有不同的授课内容、不同的关注和吸引点。而且科普的内容完全可以做成一个系列和一个系统。系列是针对这一所学校的某段年级学生,定期开展科普,内容之间具有联动性,就像电视剧一样,给学生循序渐进,而不是看过玩过图热闹。系列讲究纵向的一个“深”字;系统由多个系列组成,讲究横向的一个“广”字。对于大多数学校的相近年级段学生,可讲授同一系列的课,对于另一个相近年级段,讲授另一个系列的课。这样,从深度到广度,把科普工作从零星的“几页纸”,做成一本书,再精简至目录,这应该是我目前需要做的工作。希望我的“航空发展史”可以感染更多青年投身到航空科普教育中去,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讲师们更好地进行航空科普,希望今天种下的航空种子在将来会成为祖国航空栋梁。而我,而我们,依旧做好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种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