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型战术无人机|看"天蛾"出击,演绎"瞒天过海"!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海峰 王登科责任编辑:杨帆
2018-03-30 10:41

飞蛾一样的微型无人机,悄无声息地滑掠至“蓝军”预警阵地,瞬间就将阵地的影像及位置传输至“红军”的指挥屏幕上。这样的“天蛾”,如今已不再是战争大片中的“任性”幻想。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从“纸上谈兵”飞向未来战场——

小微型战术无人机:你是我的“眼”

■王海峰 王登科

风沙肆虐的灰暗天空下,废弃的沙漠小镇中,“蓝军”的预警阵地搭设完毕,耐心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在强风和黄沙的遮掩下,一群像飞蛾一样的微型无人机,从城镇边缘渗透进来,其中一个悄无声息地滑掠至“蓝军”预警阵地。瞬间,阵地的影像及位置清晰出现在“红军”的指挥屏幕上。

随着导弹发射按钮“滴”声一响,一道闪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蓝军”预警阵地随即在爆炸声中变成废墟。

这不是战争大片中导演的“任性”畅想,而是从作战现实中抽象出的“写实”画风。

近日,美国海军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购置了800套“瞬眼”(Instant Eye)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从今年一月起分批次列装部队,与士兵一起进行攻击训练。

近年来,随着战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小微型战术无人机因其不惧伤亡、作战样式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战场上密集现身,衍生出各类新型战法和许多颠覆性的作战样式。

“天蛾”出击

演绎“瞒天过海”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欧洲西海岸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整个战役过程中,双方投入兵力超过300万。在登陆的6个小时里,有2400名美军士兵长眠于不到10公里的“奥马哈”海滩登陆场,平均每9秒就有1名士兵牺牲。仅此一役,两栖登陆战斗便永久被打上了壮烈悲惨的烙印。

如何降低两栖登陆战斗中人员的伤亡数量?陆战队员和其他步兵们都需要一个新伙伴。

班用小型无人作战系统无疑是最好的选项之一。在2016年国际无人机系统协会举行的会议上,美国海军陆战队副司令罗伯特·沃尔什中将表示,“未来,海军陆战队员将不是第一波冲上去战斗的,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无人机群,它们可以感知、定位甚至是杀死它们面前的敌人。”

沃尔什中将希望为海军陆战队每个步兵班装备一架价值1000美元左右的四轴飞行器。他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测试了包括大疆“精灵”系列无人机在内的多种商用和军用小型无人机,最终选择了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第三代“瞬眼”无人机。经过为期18个月的试验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于今年一月开始,大规模为战斗班配备战术级无人机“瞬眼”。

天蛾可以在1秒钟内振动1000余下翅膀,是世界上振翅最快的昆虫。当飞行中触碰到某些东西时,它们只需一次振翅即可恢复稳定,能够在遇到障碍物前做出快速反应。由此受到启发,“瞬眼”系列新型四旋翼无人机得以问世。它们能在速度超过48km/h的风中飞行,可以快速从碰撞(但不包括坠毁)中恢复,主要用于监控并提供近距离影像。

此次美国海军陆战队采购的800套Mk-2Gen3型无人机是“瞬眼”家族中成本最低、部署最快的一款全天候无人机。它只有手掌大小,整个机身加上载荷的重量与一瓶矿泉水相差无几,非常小巧轻便,单人手动即可发射;使用电机驱动,30秒内就可以升空,续航时间超过30分钟,航程可达5至10千米,飞行高度可达3657米;可手动控制也可预编程飞行,操作员只需向某个方向简单移动摇杆即可操控,机上的自动驾驶仪会根据天气情况等因素算出最好的飞行轨迹;装配有3个光电/红外相机和1个前视红外热成像仪,采用混合加密通信系统、C2数据链及模拟视频链接。

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早期装备的班排级无人机RQ-11B“渡鸦”和RQ-20A“美洲狮”相比,“瞬眼”无人机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单兵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成本极其低廉,可作为诱饵目标。在1982年贝卡谷空战中,以色列通过播撒大量“参孙”和“妖妇”诱饵无人机,成功骗取叙利亚防空雷达开机,以军反辐射导弹迅即捕捉目标信息,摧毁叙防空导弹阵地。用廉价无人机诱导雷达开机,正是此类无人机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