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当前,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不断显现新气象。
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进步的轨迹,辉映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程。
协商议政求取人民意愿最大公约数,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集纳睿智箴言;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群众心声直达国家立法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让人民更有效监督宪法法律实施……党和政府的工作做到哪里,民主法治就延伸到哪里。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避免公共决策“拍脑袋”“一言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民主法治思维和方式,日益贯穿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之中。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定要以推进民主政治发展为旨意内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
民主法治,国之基石。
如今,越来越多人感悟到其中深意——中国发展的每一次跨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每一次提升,民主法治始终是坚固的基石,不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护航逐梦新征程
早春二月,秦巴山区的寒意还未褪去。
骑着摩托车行进在崎岖山路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石泉县邮政分公司邮递员赵明翠一边分送信件、包裹,一边和乡亲们交流,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下他们关于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心里话。
“今年全国两会要开了,我准备继续提交加大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建议。”赵明翠说。
瞩目人民圆梦之路,无不透射民主法治之效,无不呼唤民主法治之力,无不贯穿民主法治之义。
2018年岁末,疫苗管理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我国首次对疫苗管理单独立法。
数月前,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爆发,多少家庭为之忧心忡忡。面对万千期盼,疫苗管理法立法提速,以“最严监管”举措,重塑公众对疫苗的信心。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
完成民法典编纂、制定学前教育法、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社会救助法……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直面民生焦点的项目成为醒目重点。
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展开力度空前的执法检查,首次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人大监督瞄准公众关切,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18年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
全国政协委员周延礼收到一条信息:“全国政协将于10月1日至24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举办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请各位委员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议政建言。”
随后20多天里,先后有8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登录履职平台,围绕议题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近10万字。
人民期盼时刻记挂心头。围绕“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等资政建言,聚焦“打赢精准健康脱贫攻坚战”“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奔走在田间地头……协商议政格局进一步丰富,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落到实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追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卓泽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