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品味乡村文脉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程迪
木质的大门、风化的砖墙、青石板铺就的庭院、精美的徽派木雕、墙上挂着的竹筛……走近江西婺源县的民宿,实地感受到百年古宅的沧桑厚重,远非展览馆里匆匆一瞥所能替代。
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其既是中国著名文化与生态旅游县,也是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历史遗迹、明清古建筑遍布乡野。近年婺源探索多元民宿开发模式,盘活了遍布全县的明清古民居,对于保护古建筑、传承乡村文化、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多重意义。
唤醒沉睡的古宅
走近坐落于婺源县清华镇罗云村的九思堂,映入眼帘的是微窄而古老的百年大门,前堂天井四周保存完好精美的人物木雕,房内没有奢华的用具和惊艳的陈设,木色卧室带来一种古朴之美。这栋始建于公元1902年的徽商古宅,是婺源县最早的一栋由徽派古建筑修复而来的民宿。
然而修缮之前的九思堂却是另一番模样。“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设计者吴志轩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刚来古宅勘察时,一个合作伙伴在二楼,突然脚下一空,楼板竟然掉了。幸亏他身手敏捷,抓住了横梁。原来古宅看上去无恙,内里已被虫蛀得非常厉害。
婺源明清时代的徽州古建较多。到目前为止,保存比较完好的有4000多栋,损毁倒塌的已无法统计。修复一幢老宅平均耗资百万元左右,维护年均也要几万元。因为承担不起高昂的维修费用,不少村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房子一点点倒塌。
婺源推出的古宅“认养”模式带来了转机,投资商与古宅所有者达成长期租赁协议,投资者进行保护性修缮,融合古宅历史、村庄传统、自然景观,打造风格各异的古宅度假民宿。
婺源县城乡规划局局长洪文胜说,秉承市场主导、政府出面指导、社会各界积极加入的经营方式,婺源县政府在政策制定、硬件投入、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制定出台江西省首部县级民宿标准《婺源民宿标准》,致力于设立具有代表性的“婺源标准”。整合相关资金,集中发展区域路网、水电、排污、消防、卫生等相关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景观环境。
经过修缮改造,2011年,“认养”后的九思堂作为民宿对外营业,鲜明特色吸引来络绎不绝的顾客,旺季往往要提前一两个月才能订到房间。九思堂模式的推广,掀起一股古宅认养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婺源目前拥有民宿约600家,其中不少为古宅改造而来。
今年60岁的胡胜英是被认养并被改造为民宿的古宅“枕经堂”的前屋主之一,如今她和其他两位村民被返聘回民宿工作,不仅收入提高,老宅也旧貌换新颜。“古宅本来要塌了,如今修复得这么好,真没想到。”胡胜英说。
活态文化为古宅注入灵魂
民宿的发展,让俞友鸿看到的不只是古宅焕发生机,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复兴。
土生土长的婺源人俞友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所擅长的婺源木雕属徽雕范畴,多用于建筑和家具上的装饰。
上世纪90年代初,文物贩子游走于原徽州各县乡村,大批古屋“三雕”构件流失,许多古宅因缺乏修缮倒塌。“看到这么有价值的古宅日渐消失,我感觉很痛心。”俞友鸿说。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走进婺源赋春镇严田村,古朴整洁的徽派古建筑与千年古树遥相呼应,全无此前倒塌破败的景象。洪文胜说,婺源对一些倒塌闲置的古宅,特别是翻修为民宿时,要求采用“建新如旧、修旧如旧”的方式。
这也让俞友鸿们的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业30多年,俞友鸿先后参与或独立承接了1000余项古村古建修复工程,授徒传艺40余人,虽然总体队伍仍显薄弱,但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愿意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在他们的刀工下,许多古宅走向新生。
保护古建筑是在保护什么?对此,认养婺源古宅将军府,并将其修复改造为民宿的方秀瑛有深切的体悟。
将军府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大门为“商”字形门楼,门楼砖雕石雕,笔笔到位;屋内木雕构件,件件讲究。古宅内,一曲徽剧《扈家庄》、一段专业的文士茶表演……正在向游客展示才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茶艺文化传承人方秀瑛引得阵阵叫好。
“婺源古老的徽州建筑文化,和茶艺文化、徽剧文化非常契合。客人不仅是来住民宿,更是来体验当地的本土文化。当活态的文化艺术融入物态的文化遗产里,文化民宿的生命力才会更强,更有灵魂。”方秀瑛感慨道。
“将军府的梁坊上雕有四个故事,分别是九世同居、古城相会、汾阳府拜寿和文王访贤,四个故事体现的文化就是‘和忠孝贤’——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对每一位来访的客人,方秀瑛都会不厌其烦地介绍。
在她看来,民宿主人不仅要做好软硬件服务,更重要的是传播本土文化、建筑历史和主人故事。正如她在朋友圈所写,“古巷老屋,古老文化。壶泡香茗,细啜慢饮。古曲悠扬,余音绕梁。时光飞逝,留下余香。”
文化背后的生活方式
保护传统文化不仅在建筑层面、工艺层面,更在文化层面,比如生活艺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致。婺源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向本刊记者介绍,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这个依托山居村落的景区完善了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帮助村民搬出破旧的房屋住进山下新房,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古宅修缮后作为民宿对外经营。
吴向阳说,原来无人问津的篁岭,在春节、国庆黄金周等假期前半个月,民宿客房就被预订了八成以上。
吸引游客的,除了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还有一个特殊景观——“晒秋”。
与山下传统的两层徽派建筑不同,篁岭家家户户是三层楼,第三层是晾晒农产品的“晒楼”。辣椒、稻谷、绿豆、黑豆……手为画笔,农作物当颜料,一幅赤橙黄绿蓝交织的图案铺就在一栋栋徽派古建的楼顶上。
架晒、挂晒农作物,以利保存,这是篁岭自580多年前建村以来就有的生活方式。而今,这一农家庆丰收的农俗已演变成农俗景观和独特的地域乡土符号。
鸡鸣声刚起,天还蒙蒙亮,59岁的篁岭村民江春花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仔细筛选采摘来的辣椒,浸入山泉冲洗,切碎后放在直径一米七的大簸箕里,架晒在屋顶。村民回忆说,2009年以前,篁岭古村因人口外迁,交通不便、停水断电,成为贫困村。大部分村民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即使如此,“晒秋”的传统也未曾中断。
当地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后,江春花等村民被返聘回村庄“晒秋”拿工资,老农转身“上班族”,工作稳定,收入提高,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也在加深。务工返乡的青壮年也加入到“晒秋”的行列中,比如曹加祥,五星红旗、猪年大吉等网上热传的篁岭“晒秋”图大多出自他的创意。“在传统的‘晒秋’习俗外,我们想融入自己的创意,将传统的民俗与创新的元素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农俗景观。”曹加祥说。
“晒秋”美景、山水风光、徽派民居、牧笛声声……编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乡村画卷,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搭乘索道一探这个世外桃源。闲暇时,江春花会坐在晒架旁,抬眼群山延绵,垂目游人穿梭,“对于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希望家乡越来越美,来的游客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