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19年首次全面降准 一个数据包含三大利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谢艺观 杨明静责任编辑:孙智英
2019-01-05 15:48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杨明静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5日电 (谢艺观)4日晚,中国央行又有大动作,宣布2019年1月再次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018年央行实施了四次降准,这是央行2019年首次全面降准,将释放多少资金?对经济、民企、楼市、股市等方面产生哪些影响?

一个数据

——释放约1.5万亿元资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释放的1.5万亿元资金,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记者注意到,此次央行宣布降准有一个新的特点,即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分两次下调,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各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月15日降准是为了对冲当日到期的3970亿元,另外随着其他逆回购到期,以及缴税、春节前资金需求增加,1月25日再次降准。”在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分两个时间段更能稳定流动性波动,避免了一次降准1个百分点,导致流动性过多,增加资金面的波动。

资料图:人民币。 李金磊 摄

三大利好

——缓解民企融资压力

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这是央行降准通知中明确的目的。

“当前流动性偏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现在降准有利于满足市场流动和季节性需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还有利于扩大投资、消费和就业,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压力,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促进经济稳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可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

——对冲楼市降温

“多数城市房价在2018年9月出现下跌的拐点,如今继续下跌过程中。”在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看来,此次降准虽属于定向支持,房地产业不在支持之列,但降准后银行可贷款额度增加,部分商业银行可加大个人房贷方面的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说,央行全面降准后,房贷首付、利率或下降,激活买房需求,有助楼市复苏回暖。

潘向东也认为,此次降准会对冲楼市降温。降准后,银行资本金压力进一步缓释,有利于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一大的调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楼市的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