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祥和过佳节】 过一个有文化味儿的国庆假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韩业庭责任编辑:杨帆
2018-10-03 12:11

【欢乐祥和过佳节】

过一个有文化味儿的国庆假期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国庆长假,各有各的过法。有的举家出游,享受异域风情;有的在家休息,泡一杯茶,看几本书,安享岁月静好。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体验不同的文化,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10月1日一早,观看展览的人群便在中国美术馆外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国庆的前一天,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中国美术馆主办、湖北美术馆承办的“从长江走来——湖北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共展出近百年来湖北省国、油、版、雕、水彩等领域100多位艺术家的117件精品力作。

展厅内人头攒动,有的驻足凝神欣赏,有的举起手机拍照,有的边看作品边小声进行交流。“这幅画描绘了一个学生文艺宣传队走向街头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情景。”在唐一禾的油画《七七的号角》前,一对年轻父母指着作品给孩子介绍。随后,他们又来到汤文选的中国画《婆媳上冬学》前,这幅画以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教育为背景,画面表现的是婆媳二人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相互搀扶赶去学文化。孩子的父亲夏航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来自北京昌平,假期带着孩子看看展览、逛逛书店。“这些美术作品既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孩子看看,可以增强艺术修养,增加历史知识。”夏航生说。

在位于北京丰台的园博园内,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也拉开了帷幕。“我是中国人,梅花品德日月魂。千红万紫随风去,唯有玉壶照冰心。”10月1日上午,一曲由700多名中小学生共同合唱的戏歌《我是中国人》拉开了戏曲文化周的大幕。

作为“十一”黄金周的品牌文化活动,戏曲文化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与专业性,还体现着群众性和参与性。活动准备了许多互动体验环节,如脸谱彩绘、戏装体验、戏曲印象照片打印、戏影彩贴等,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深厚的国粹意蕴,了解多彩的传统文化。

进入园博园,婉转悠扬的戏曲声立刻回响耳畔。从10月1日至7日,戏曲花车巡游表演、戏曲科幻秀、戏曲艺术汇、京剧票友大赛、园博传统音乐演出等活动将依次展开。不同于以往“古装扮相、哼哼哈哈、一桌两椅”的传统戏曲呈现形式,本次戏曲文化周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范儿。比如,花车游行中穿插着大型戏曲机甲和戏曲机械人偶。科幻机甲参水猿变身为关羽,还有两台机甲幻化成张飞与赵云,并伴有七组有项羽、武松、鲁智深、岳飞、包拯、吕布及唐明皇角色戏曲造型的机器人。它们与两台“高大威猛”的戏曲机器人偶——钟馗与杨戬,组建成“戏曲机甲战队”,形成一道“戏曲+科技”相融合的风景线。

贯穿整个戏曲文化周的戏曲科技秀《梦回·牡丹亭》是一大亮点。据介绍,《梦回·牡丹亭》利用全息成像、智能人机互动等技术手段,通过“声”“形”“意”美术呈现与动线设计,再配以表演,最后呈现出的是一部动态沉浸式的视觉观赏秀。这场戏曲科技秀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兴趣。来自北京房山的初二学生高雨岑说,以前对戏曲不太感兴趣,觉得太老套,没想到还可以用这么新颖的方式呈现。“戏曲艺术不能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还要走下‘神坛’,走向老百姓,只有这样才能焕发活力。这次戏曲文化周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2018年中国戏曲文化周总导演翟健新说。

除了北京,全国其他很多地方的国庆假期活动也带有浓浓的文化味儿。在“越剧之乡”浙江嵊州,国庆第一天,嵊州城南小学的老师们就带着学生到艇湖城市公园共度节日。在老师的带领下,城南小学的学生们用越剧吟唱一首首唐诗,引来众多游园的客人驻足观看,并获得阵阵掌声。公园内的逸少桥边,小朋友们用画笔描绘着美丽剡溪的优美景色,感受唐诗之路的古韵。当天,嵊州谷来镇上显潭村也迎来了该村文化礼堂建成后的首场文化惠民演出,村民一早就齐聚在文化礼堂,欣赏家门口的精神大餐、文化盛宴。他们说:“这么多年来,好久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了!”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03日 02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