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

来源:"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张硕
2018-09-14 15:27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随着就业总量的持续增加和就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受到更多的重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就提出要提升就业质量,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也都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就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就业质量的显著提升。

(一)工资收入快速增长。

1978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国有、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公司等)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只有615元,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以及政府出台最低工资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快速增长。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74318元,1979-201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3.1%;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了16.7倍,年均实际增长7.6%。

(二)就业稳定性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前,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固定工”制度牺牲了企业效率和劳动者择业自由。改革开放破除“固定工”限制,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扩大了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的职业选择权,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释放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企业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随意解雇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劳动执法力度,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在保持劳动力市场活力的同时,就业稳定性不断提高。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17年全国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稳步推进,全国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并在有效期内的集体合同累计为183万份,覆盖职工1.6亿人。据测算,2017年,城镇企业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长期劳动合同占比达到4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比重接近70%。

(三)企业用工进一步规范。

改革开放初期,工作时间并不是就业领域的主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利润开始延长工作时间,增加了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国家先后针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等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用工方式,超时用工现象得到缓解。据初步测算,2017年城镇各类企业就业人员中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0小时及以下的比例为52.0%,比2012年上升了4.0个百分点;超过40小时的比例由2012年的52.0%下降至48.0%,下降了4.0个百分点。超时工作的减少有效减轻了企业职工的工作强度。

(四)劳动保障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前期,劳动力市场建设刚刚起步,农村缺少劳动保障制度,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等保障由所在单位负责,各单位保障能力不一,总体保障水平有限。随着有关劳动者的各项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人群不断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障制度。2017年,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1989年的5710万人增加到9154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由1993年的290万人增加到11768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由1992年的7443万人增加到1878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由1993年的1104万人增加到227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由1993年的557万人增加到19300万人。

劳动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4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从国家“统包统配”的计划体制向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机制的转变。

(一)劳动力市场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此为标志,劳动力被正式承认为是一种生产要素,我国的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从旧体制改造进入到新制度建设阶段。此后,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法律法规。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明确了劳动关系各主体的法律地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类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法律基础。2008年我国实施《就业促进法》,明确了就业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强化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完善了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为积极就业政策的长期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构建并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对“统包统配”就业制度和企业“固定工”制度的改革,逐步确立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体地位。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可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根据自身发展经营的需要,随时招收自己需要的人才或者辞退不适用的劳动者;劳动者作为供给方,可以根据本人意愿,自主决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在哪里工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统一、公开、平等、规范条件下,通过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渠道多元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国有单位不再是就业的唯一选择,劳动者可以在各种就业单位类型中进行选择;城乡身份不再是就业选择的障碍,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农民有了脱离农业和农村的新选择,进入了更广阔的就业领域,劳动力可以在城乡自由流动。

二是就业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就业是以工作单位为核心的劳动雇佣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许多新就业形式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不再有硬性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兼职就业、自由职业、网络平台就业等不断出现,适应了企业灵活用工和劳动者灵活就业的需要,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劳动者提供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新选择。

三是就业观念市场化。劳动者不再抱持着国家统一分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理念,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双向选择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择业方式。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者愿意在各类用人单位之间流动,打破了城乡、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流动逐步演变为城镇与乡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间的双向流动,这种变化表明通过市场就业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1980年,随着国家实施“三结合”的就业方针,以劳动服务公司为集中体现的就业服务机构开始出现,并且逐渐向乡镇延伸,到80年代末,劳动服务公司已遍布全国。90年代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国家建立的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完善,同时各类社会和个人依法成立的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也发展迅速。《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在法律层面上对政府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做出规定,标志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框架基本设立。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使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库,利用大平台进行网络管理,实时监测劳动力状况,中国特色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完善。2017年底,全行业共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2万家,2017年共为3190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人力资源服务,帮助2.03亿劳动者实现了求职择业和流动服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就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就业总量依然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妥善应对就业问题仍是一项长期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在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和谐就业等方面共同努力,一定能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中的就业愿景。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