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

来源:"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张硕
2018-09-14 15:27

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

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打破计划经济体制障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促进了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就业质量互促共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想方设法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提升了就业总量,保持了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1978年,我国城乡就业人员共计401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口9514万人。40年间,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有效联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末,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640万人,比1978年增加37488万人,增长了93%,平均每年增长961万人;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2462万人,比1978年增加32948万人,增长了346%,平均每年增长845万人。就业总量的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二)妥善化解计划体制积累的就业矛盾。

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也有效化解了计划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就业矛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下乡知青集中返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一度十分突出。1979年,城镇累计待业人员达到1500万人,仅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就有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5.4%。1980年,党中央提出了“三结合”就业方针,采取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仅用三年时间就迅速解决了“文革”期间积累的就业矛盾。198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2%,1984年进一步下降到1.9%,全国多数地区已基本解决了城镇失业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企冗员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国企普遍经营困难,减员增效成为国企解困的普遍选择。1998-2002年间,国企下岗职工累计为2023万人,再加上1998年以前累积的下岗人员,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总量达到2715万人。国家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同时,制定实施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就业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98-2005年间,全国共有1975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到2005年底,国企下岗人员存量已由最高峰的650多万人下降到61万人,国有企业职工集中下岗对我国城镇就业造成的冲击基本消除。

(三)失业率长期保持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40年间,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知青集中返城和九十年代末国有企业职工集中下岗之外,绝大部分时期失业水平都较低。上世纪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世纪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以下,部分时期一度处于2.0%左右的低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4.3%-4.0%之间的较低水平,2017年降至3.9%,是时隔15年后再次降到4.0%以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宏观背景下,就业形势呈现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2013-2017年,全国城乡就业总量年均增加187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10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0%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运行平稳,求人倍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显著提高

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就业人员的城乡、产业和所有制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人员的素质也不断提升。

(一)城镇就业比重达到50%以上。

1978年,分城乡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3.7%、76.3%,我国就业人员多集中在乡村就业。改革开放释放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大量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带动城镇就业比重不断上升,推动了经济发展。2014年,城镇就业比重首次超越乡村,达到50.9%。2017年,我国城镇就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到54.7%。40年来,城镇就业比重增加了3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79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成为就业第一大产业。

197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分别为28318万人、6945万人、4890万人,占比分别为70.5%、17.3%和12.2%,农业是劳动者就业的主要部门。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就业人员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在1994年和2011年分别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2014年,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农业成为就业人数占比最少的产业。

2017年,我国第一、二、三产就业人数分别为20944万人、21824万人和34872万人,分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27.0%、28.1%和44.9%。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减少了43.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1.1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增加了10.8、32.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分别增加0.28、0.84个百分点。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高低排序从“一、二、三”的发展型模式提升到了“三、二、一”的现代模式,就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逐渐发展壮大,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除少量个体就业外,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几乎都集中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占比高达99.8%。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分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吸纳的城镇就业人数已经过半,分别占城镇就业人数的31.4%、22.0%,而国有、集体、股份合作、国有独资等公有单位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的比重下降到17.4%。

(四)就业人员素质显著提高。

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大量留学人员回国进一步提升了就业人员素质。40年来,我国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由1982年的5.8年提高到2017年的10.2年。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由0.9%上升到19.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由62.6%下降到19.2%。1978-2017年,已有313.2万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群体的83.73%。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