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为现实,“一带一路”倡议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在丝路精神召唤下,新疆喀什,老城旧貌换新颜,一城一园实现新突破,北部产业园一批批项目建成投产……喀什,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令人瞩目的新形象,屹立在“一带一路”向西最前沿。
改造后的喀什古城
老城旧貌换新颜 传统手工艺最吸“金”
行走在喀什古城区“阿热亚路”,这是一条长有五六百米,弥漫着维吾尔族风情的老街。卖水果,卖干果的,卖农具铁器的,卖骡马驴子的,卖烤馕烤包子的,更有弹唱起快乐的十二木卡姆歌曲的,其乐融融。喀什古城改造后的民居,房屋上层居住,下层店铺,既能改善百姓的住房问题,又能让更多当地的手艺人在家门口做起生意。
在玉山江·玉素因的木器加工店,一个烙铁烫花工艺的维吾尔族民居模型,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驻足。“这是我儿子花了4个月的时间做出来的,一个可以卖1万多元左右。”玉山江·玉素因大叔介绍,靠着这门传承自父辈的手艺,他开了一家以木雕和传统烙铁烫花为主的手工艺店,每年有五万多的收入。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今年他还把自家对门的门面也盘了下来。从一开始的的馕戳、擀面杖、木枕,到后来的木碗、杯子、玩具模型等等,玉山江·玉素因大叔家的商品越来越丰富,除了供游客购买,还有很多小商铺也从这里进货。
在街边的另一侧,买买提·热夏提与弟弟经营着一家六代传承的手工铜器加工店。他介绍,店里最热销的商品是一套定价1600元的红铜水壶套装,需要手工打造12天才能完成,旅游旺季的时候,常常供不应求。有的游客看到还未打造完成的铜壶就已经交定金预定购买了。“店里生意好!卖得多时,一天就有5000元到1万元。”
还有来自成都的90后川妹子张萨夏,来喀什旅游后就留下创业,在阿热亚路开了一家果茶店。开业不到一年,月均营业额近万元。
喀什定位为“中国国际丝路风情旅游目的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手艺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到喀什老城区开店创业,为老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