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安娜、张辛欣)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正处于生产方式大幅度变革的“前夜”。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期,全面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这是在13日于北京举行的“2018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的判断。
“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需求再一次形成历史性交汇,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向人、机、物三元融合,以及万物互联方向拓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在会上表示。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强调,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的“新引擎”作用,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辛国斌说。
大量的事实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和企业大力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改造,推进制造业与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正席卷全国各类产业互联网平台。
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弘孟看来,工业互联网其实就是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融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流、资讯流、技术流,人员流、物料流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真正达到提质增效。
“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狠下功夫,我国生产方式大幅度变革的‘前夜’已经到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认为,这样的大变革与“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密切相关。而“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正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业集群生态,其以云端企业的共同进化、协同发展为目标,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企业泛在的商业连接终极需求。相信随着云制造产业化生态涵养时间延续,我国制造业协作半径逐步加大,全球性、本地化制造的时代迟早要到来。
而在此之前,辛国斌表示,我国还应多管齐下,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构建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