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别人有难处的时候,我们越要靠近他、帮助他”。
军嫂张小秋一直记得小时候爷爷说的话,也常常对身边的人这样说。
近8年,由张小秋主导创建运行的“军嫂爱心小屋”,扶助人群遍布全国14个省市,累计为社会捐赠物资及资金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张小秋说:“看到那些贫困家庭和特困学生,在我们扶助下渡过了难关,我们感到非常充实,一切付出都值!”
家风,一脉相承
在解放前极度缺衣少食的年代,张小秋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收养过多个孤儿。到了她爷爷这代,膝下有六个儿子,在这种勉强全家糊口的困难情况下,她家还是收养了一个孤儿。
良好家风熏陶下,1974年出生的张小秋,从懂事开始,扶危济困的爱心就像种子般在她心里发芽。
1997年,张小秋和军人沈直劼相识相恋,结成伉俪。2003年,张小秋随军来到辽宁省海城市。
搬到部队家属院后不久,张小秋得知战士小张父母卧病在床、没钱治病,弟弟还在上学,津贴一分都不舍得花,全部寄回老家。
张小秋无比心酸,默默记下了战士老家地址,偷偷寄去了500元钱。
张小秋似乎总闲不下来,家属院里谁家有困难了,她都会主动帮一把:有军嫂生小孩的,她帮忙联系医院,给新生儿准备各种用品;家里有老人的,她帮忙照料;官兵心里有了疙瘩,她帮助化解……久而久之,她把爱心延伸到了部队大院以外的地方。
2009年的一天,张小秋偶然得知驻地两名贫困学生冬天还穿着单衣上学,立即赶到学校送去了过冬的棉衣和学习用品。
回来后她陷入沉思,怎样才能帮到更多的人呢?
于是,张小秋联系了几个关系要好的军嫂,以“真诚服务官兵、帮扶贫困战士、扶助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为初衷,成立了“军嫂爱心小屋”公益团队。
大爱,温暖人心
“军嫂爱心小屋”组建初期只有几个人,办公地点是个废弃车棚。张小秋和军嫂们每天特别忙——
正月十五为哨兵送元宵,外训期间到驻训点慰问官兵,携手军转干部看望老兵,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
“军嫂爱心小屋”不仅仅是物资中转站,更是爱心的汇聚地。除了张小秋长期驻扎外,其他军嫂和志愿者们一有时间就主动来。
磊磊是“军嫂爱心小屋”成立至今一直在帮助的孩子。多年前,磊磊母亲去世了,父亲正在服刑,孩子的生活十分窘迫。
起初,张小秋和军嫂们定时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后来担心孩子受家庭状况影响,产生自卑和自闭心理,“小屋”成员们还安排他参加部队孩子们的夏令营等活动,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习、去生活。
8年来,在张小秋和“军嫂爱心小屋”的帮助下,健康成长的磊磊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保持稳定。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军嫂爱心小屋”成员由2名发展至71名军嫂,捐助活动也从最初捐衣捐物发展到广泛参与,闲置物资募集及定点捐赠和发放、捐资助学、关注老兵和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关注自闭症儿童、救灾物资筹集及发放等多项活动。
爱心,星火燎原
“这是为65547部队直属队官兵订购鞋垫的善款;这是社区家属捐赠的衣物、旧家具和电器……”
在“军嫂爱心小屋”,军嫂杨辉一边清点登记捐赠物资,一边告诉记者:“小秋姐特‘抠门’,把钱看得紧紧的。库房里堆着那么多爱心人士捐来的米面油,但我们吃的工作餐都是大家自己带来的米和菜。”
无论经手多少钱、多少物资,张小秋都不允许任何人私用一分一毫。如此“精于算计”,却感染了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和她走到一起。
女儿沈筱松从小喜欢助人为乐,还捐出了自己心爱的钢琴。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不时有人来到“爱心小屋”进行捐赠,志愿者们的年龄跨度非常大,甚至还有许多父母带领着不到十岁的孩子前来帮忙。
8年来,“军嫂爱心小屋”在海城市家喻户晓,先后建立投送点42个、助学点6个,对接助学22人,送物资上门170余次,邮寄包裹800多件,扶助人群遍布全国14个省市。
更让张小秋欣喜的是,“军嫂爱心小屋”常年开展的“绿丝带爱心传递”活动,携手海城市中心医院护理爱心团队、郭明义爱心团队、海城市城建局志愿者分队等公益组织,使正能量通过人际传递,产生了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