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生内地扶贫20年:做医治土地的医生

来源:新华社作者:战艳 李豫川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06-13 13:53

医者之手:浸湿整个山

谢士恒的计划是:“浸湿整个山。不造水塘来供水吃,不打水井来供水吃。要的是:长流水。用地表水才是永续之道,而地表水的获取唯在植树造林。”

通过精心规划,谢士恒用打树坑的方式给荒山铺满绿色。

“树坑,就是一个两米长、半米宽、半米深的长方形坑,里面一定要成直角,每隔一米就打一条,鱼鳞纹那样地打,由山顶打到山脚;翻出来的泥土,要晒干、打碎,混合适量的稻谷壳,直至泥土拿在手上非常松散;然后将其放回坑里。目的是让雨水不能直冲下山,一定会让一层一层的树坑截住,没有冲力的水,绝对不会成为山洪。而这个山也变成吸水海绵一样,被浸湿了。”

为什么要两米长?“因为每条树坑要种三棵小苗。”

为什么要半米宽?“因为在斜坡,不可以再宽了。”

为什么不可以再窄?“因为要制造一个似下唇形状的环境,使水落到树坑,如果想冲出来,都要先向上冲,从而降低水的冲力。”

为什么要半米深?“因为锄头的长度,再深,工人就太辛苦了。”

独创的植树方法医好了越来越多荒芜的土地。从1994年到2005年,谢士恒先后在广东梅县文社村、广东阳山县东山乡、山西阳曲县高村乡王文岭村植林造水,把200多亩荒山、6000亩石灰岩山区、200亩黄土高坡染上绿色、浸出泉水。

虽然谢医生过世了,但更多的香港医生开始赴内地“治疗”荒山。

庄厚明医生6月初刚从山西石楼县返回,去查看已培育林场的状态。他说:“对医生来讲,能医好一个病例的方法,可以用来医其他病人。‘医治’土地时也一样。但我们的力量太小了,欢迎各地复制我们‘植树造水’的方法。”

医者之行:促进两地沟通

20多年来,赴内地扶贫的香港义工们获得了独特的体验,见证了内地的变化。

廖芷霑第一次去广东清远做义工时,还是一个医科学生。受谭颖儿影响,廖芷霑也认为:“有时义工一厢情愿地把自认为最好的给受助人,却忽略受助人的感受和复杂的现实。一腔热情做义工时,不要盲目要求受助人按我们规划的道路走。”

例如,有的白内障患者虽未进入免费手术名单,但可享受极低价格的手术费用,他们却选择不做。又如,为年轻人争取到了免费读书的机会,但他家人不接受,而让孩子开始打工。

谭颖儿说:“自己的观念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多了解、沟通,要实实在在关怀到对方。有时彼此的理解其实主要是在文化差异方面。去到一个地方,要入乡随俗,多了解对方一些,要有基本的相互尊重。”

谭颖儿深感20年来内地的变化之大。她说:“每次返回内地,都看到城市面貌变化好快。内地经济起飞、温饱解决后,对贫困群体的照顾也更到位了。”

内地留守儿童现象也在缓解。谭颖儿看到,以前内陆地区的人要去深圳、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打工,现在由于工厂内迁,许多人可以在家乡附近打工,父母也有能力把小孩带在身边了。

“留守儿童等现象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民间慈善团体可以在此期间为当地办实事。政府层面的扶贫难以精细顾及所有,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情况。这方面慈善团体可补充政府层面的不足,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谭颖儿说。

谭颖儿5月底刚从广东省阳山县返回,这次有24名香港义工与11名内地义工参与。“去了11天,为255人手术。其中白内障手术230人,胬肉手术25人。义工们虽疲累,但看到患者术后复明的喜悦,能实在地帮助患者重拾人生,大家的付出都值得。”

20多年体验着香港与内地的变化,谭颖儿感触颇多:“亲身体验着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改善,深感欣慰。感恩很多先辈为国捐躯的贡献,但愿国民懂得珍惜。”

(新华社香港6月12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