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隐形腐败依然存在,吃喝躲入农家乐

来源:新华社作者:袁军宝、陈诺、孟含琪责任编辑:刘航
2016-06-12 21:51

各地节前密集通报,腐败仍在找变通

——端午节“四风”问题追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袁军宝、陈诺、孟含琪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端午节前,中央及多地纪委密集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多措并举严防“四风”反弹。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隐形变异的腐败依然存在,吃喝躲入别墅或农家乐、享乐走向“定制化”、送礼取道“线上”等问题不断出现。

多级通报“打预防针” “线上线下”互动正风气

为严防节日腐败,端午节前,从中央到地方,多地多部门都进行了通报提醒,要求紧盯“四风”新动向,严打隐形变异,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6月初,中央纪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通报,点名曝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力夫违规公款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案例。广东、山东、河北等多地纪委也通报了相关案例,为端午节腐败问题打“预防针”。

从通报案例来看,无论是穿上“隐身衣”还是躲进“青纱帐”,都会被严厉查处。山东省纪委近日通报,今年2月,沂南县大庄镇安监办负责人苗雪涛乘坐公务用车到沂南县经济开发区“农家饭庄”接受企业宴请,为逃避监督,将公车停放在饭店对面沂南县质监局院内。最终,苗雪涛仍被发现查处。

端午节等节假日是旅游旺季,针对公款旅游,多地也加强了这方面的通报。例如广东省纪委近期通报湛江中医学校违反财经纪律及公款旅游问题。

“在节前集中通报警示,目的就是提前预防,严打腐败‘隐形变异’,让腐败无处藏身。”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说。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节日腐败等“四风”问题,除明察暗访外,各地还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等措施进行全方位监督。如中纪委推出手机客户端举报渠道,鼓励群众进行“四风”随手拍;安徽六安市纪委通过微信、网络等平台公开举报电话和投诉邮箱,并向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

记者近日在北京、安徽等地高端酒店及超市了解到,以往动辄上千元的粽子礼包已鲜见踪影。安徽一家五星级酒店大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高端粽子礼盒订购量直线下滑,“今年干脆取消了千元以上的礼盒。”

“查得这么严,没必要以身试法。”“别人都不拿,自己也就不想着拿了。”记者采访时,不少公务人员的心态已有明显转变。吉林省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大节小节都要给各相关部门备礼,这几年“闲”了下来,“礼品费都审不下来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