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王思北、吴晶)“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成功案例。”刚刚从瑞典领奖归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22日在此间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这样说。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中医药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36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完善;中医药的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14年超过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的三分之一。
然而,出席此次纪念大会的不少业界专家也表示,人才资源青黄不接、药材质量每况愈下、市场乱象层出不穷等问题,都是中医药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医药几千年来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很多思想和理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挖掘。”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医学的兴起,中医药将再次受到世人瞩目。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传统医学的内涵,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解决我国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的重大难题,并像青蒿素一样取得国际认可,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中国医药科技发展的目标和必由之路。
屠呦呦在发言中强调,当前正值国家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大好形势,希望年轻同志认真学习、努力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为中医药继承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取得人才和成果的双丰收。
“作为国家队中的排头兵,我们有责任做好改革创新。”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我们的建设发展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需求,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通过组建国家中医药实验室、开展大科技计划与工程,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据了解,近年来,中医科学院大力发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江苏、广东等地建立分院,探索形成资源互惠、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学术互动等科研活动新模式,提高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先后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疾病防治、针灸经络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中药开发研究、中医药标准化、医药文献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58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