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机会何在?
12月20日上午,韩国原产的2600吨液体硫磺在青岛海关申报进口。获益于自贸协定降税安排,企业原本需支付的2万多元进口关税降到了零。这是中韩FTA生效后的首批进口受惠货物。
复合化肥制造商山东红日阿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陈吉华说,中韩FTA实施后,按目前市场价格进口每吨硫磺能降低约10元税费成本,企业每年可节省100多万元。“生产成本的降低将体现在销售价格上,农民将来用肥也会受益。”
同丰友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出口的一批迷你机器人,成为享受中韩FTA关税优惠的首批出口货物。“中国智能机器人进入韩国的关税由8%降至零,仅这批货物就能节省税费两万多元。”该企业负责人说,费用的降低将直接提升企业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中韩、中澳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考虑到自贸协定的贸易创造、转移效应,两个自贸协定实施后的优惠贸易量都将快速增长。
据中国海关初步预测,中韩FTA实施一年内,将约有260亿美元中国出口货物、200亿美元韩国出口货物在对方享受关税优惠;中澳FTA项下约有200亿美元中国出口货物、150亿美元澳大利亚出口货物在对方享受关税优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宏强认为,中韩两国各有优势与劣势产业,高自由度的市场开放后,个别产业会受到一定冲击,但“中韩的多数产业都将从双边贸易自由化中获益”。
机遇不仅存在于货物贸易方面。中韩FTA承诺未来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设立电子商务章节;中澳FTA在服务和投资领域也有较大收获,中医“走出去”以及深化各层次人文交流是亮点。
专家认为,我国已连续多年维持韩国最大投资对象国的地位,中澳的双向投资规模也逐步扩大。两个FTA生效,有利于形成稳定互利的投资环境,让中韩、中澳企业在更大空间内优化资源配置。
有何溢出效应?
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预测,中韩FTA生效5年内,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4至0.6个百分点,韩国经济增长率有望最高提升1.25个百分点。澳大利亚方面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积极成效。
与此同时,一个共识正在形成:贸易环境优化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惠及的不止是消费者、某些企业,甚至不局限于相关国家。
中、韩、澳三国,都是地区乃至全球重要经济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扩大贸易与投资是应对经济下滑的良药。因此中韩、中澳FTA协定的顺利实施,不仅为相关方经济发展装上“新引擎”,也将对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中韩自贸区是东北亚地区第一个自贸区。记者在与中、韩两国企业接触中发现,经贸界人士都期待,中韩在自贸区建设上“先行一步”能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已经进入第九轮的中日韩自贸谈判向前迈进。
对接东西两大经济体的中澳FTA,是继中韩FTA之后,亚太地区又一个重量级自贸协定。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此前曾表示,该协定面向中国“一带一路”共同发展倡议,对接澳大利亚“面向亚洲”的政策构想,必将有力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按照中韩两国约定,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还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自贸区对经贸促进的效果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充分发挥自贸协定功能,需要双方按期落实承诺并持续推动创新。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