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反馈:见到了真金,坚定了信心
在长约两小时的报告中,李克强全程脱稿,中外经济数据信手拈来,有些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古今故事娓娓道来,时不时透露自己考察的所见所闻。
这也是他第三场“经济公开课”。2013年10月21日,李克强应邀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指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此次报告被称为李克强首次经济公开课;2014年6月10日,李克强第二次公开课与两院院士“话经济”,以亲身经历谈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跃升得靠创新。
这份对13亿人经济账了如指掌的“专业范儿”让现场听众为之折服。中央党校的老师和学员用“拨云见晴天”来形容报告内容。“听了总理的讲座,我感到非常振奋、很受启发。”学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是新疆喀什市长,A4纸大小的笔记本足足记了5页。
安徽肥西县委书记汤传信也记下密密麻麻的笔记。他对小新说,总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非常到位,报告明确了大势,判断了走势,分析了形势,要求各地发挥优势,对基层工作有“拨云见晴天”的感觉。这堂课信息量很大,让大家见到了“真金”,坚定了信心。
得知李克强总理要来作报告,中央党校的学员们踊跃报名,主会场1947个座位容纳不了,不得不开辟会场周边的东教室和西教室作为分会场。最终中央党校共约2600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报告。“这也说明大家对李克强总理报告的热切期待和欢迎”,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说。

作者:蒋涛
摄影: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