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15年已进入第四季度。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明年和“十三五”时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要而迫切。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铸就辉煌。
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再一次印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本面。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进程中,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正在成为广泛共识。
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结构调整亮点纷呈
近期发布的部分9月份经济指标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仍然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势头——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在连续下降4个月后再次小幅回升;
出口降幅在三季度逐月收窄,7月、8月、9月降幅分别为9.5%、6.1%和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说。
发展信心不是无源之水,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坚实支撑。
“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来自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来自经济增长的成长性,来自于经济结构持续改善,也来自对各种经济风险强有力的防范能力。”中央党校教授赵振华说。
看大势、看长远、看潜力,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不为一时起伏所扰,不为数据波动所惑,咬定发展不放松,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信心是“催化剂”,忧患意识则是“清醒剂”。正如这次座谈会所指出的,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风险挑战增多,稳增长增效益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向外看,世界经济仍在调整分化,复苏动力不足,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深度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
向内看,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工业领域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尚需时日,结构调整阵痛仍会持续。
赵振华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的道路上无不充满着矛盾和风险。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不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没有矛盾和问题,而在于我们敢于正视问题,有能力和信心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