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创业咖啡”为何这么香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小菁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6-11 03:03

中关村的“创业咖啡”为何这么香

——从中关村创业大街透视中国“创客”发展

■本报记者 陈小菁

手机应用“火箭闹钟”的创业团队及产品组图。 新华社发

最近,中关村创业大街频频进入公众视线。这里聚集着车库咖啡、3W咖啡等众多新型创业孵化器。在这条街上,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创业可以离公众很近,任何一个拎着创意的人,都可以来这儿试试斤两。在这里,创业者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创客”。

在中关村,当年最活跃、人数最多的是大学生。如今,这一群体则是“创客”。

“创客”一词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后,愈发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词。什么人算是“创客”呢?无论年龄老幼,也无地域之分,努力把创意变成现实、用创新美化生活的人,就是“创客”。“创新、实践、分享”是他们的人生信条,爱奇思妙想是他们的个性标签。据报道,现在我国平均每天都会诞生1万多名“创客”。

5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浙江调研时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李克强总理不久前还曾考察中关村,与“创客”喝咖啡,帮“创客”打气。此后,国务院多次出台政策,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转型和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频频发力,为“创客”发展减负清障。

中国正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对于“创客”来说,无论是政策、资金、技术乃至社会氛围,他们面临的都是一个可以展翅高飞的“黄金时代”。

—— 编 者 

“创客”赶上好时代,不怕“真金”被埋没

6月6日,中关村创业大街南门西侧,高23米、宽7米的电子液晶屏幕上,正在滚动播放融资成功的创业者的宣传广告。与美国纽约纳斯达克那块闻名于世的屏幕一样,眼前的景象让人热血沸腾。

行走在这条长约200米的大街上,创业的梦想正在被数字量化:

平均每天有多场与创业有关的活动;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等2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汇聚于此,合作投资机构达2000多家;创业团队400个;超过230个项目已获得融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手握资金的“局外人”不再袖手旁观,正准备加入投资的行列。

6日当天,位于创业大街的天使汇咖啡,正在举行“新媒体‘创客’创业秀”。创业者参与讨论的气氛,澎湃而热烈。

作为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见证了中国创业和天使投资的成长历程。天使汇执行总裁说:“2012年,天使汇促成天使投资总额8000余万元,总计数十个项目。到2014年,天使汇已促成各阶段投资总额27亿元人民币,项目数总计超过300个。”在此背景下,大范围的股权控股平台开始涌现。2015年,京东、阿里、平安、苏宁等正式入场,这个“新鲜事物”逐渐主流化起来。

如今,更多创业机会成为中关村创业大街的通行证。互不相识的“创客们”可以喝着咖啡尽情分享创业经历,或者一拍即合开始合伙创业,甚至凭借天才创意获得投资人的垂青。“‘创客’只需考虑创意是否成熟,而不用担心‘真金’被埋没。”一位投资人说。

毋庸置疑,一个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已然从创业大街上的咖啡馆中生长出来,它能帮助真正的创意脱颖而出。这里因此聚集了始料未及的超强人气,国内外创业者、企业家、专家学者纷至沓来,都想尝一尝中关村“创业咖啡”的味道。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