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电影《闪闪的红星》。
日月如梭,时代变迁,爷爷今年整整离开我们30年了。都市大衢喧嚣的背后,是静谧的军营大院。在无数个静夜里,我一遍遍品读着爷爷于1981年亲自撰写的《我在红军十年》《我在山东十六年》的合订本----《许世友回忆录》。爷爷当年给父亲说,还要写建国后在南京工作的23年,写西沙之战,写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遗憾的是爷爷还没来得及写就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本书是1982年爷爷寄给父亲,父亲又在我1985年入伍时装进了我的背包的,嘱咐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老红军的后代。它是陪伴了我30年的精神遗产,虽已被翻得发黄泛旧,但封面上那闪闪的红五角星,那一面火红火红的战旗,那战旗背后硝烟散去后寂寞的山峦,仍然镶嵌着战争的印痕。30年来,它不离我左右,就像爷爷陪伴在我身边。从红军时期黄麻起义的枪声到漫漫长征路上三过草地,万源城头的血战;浴血奋战16年的山东大地,从渤海之滨的炮响,到胶东的反投降,烟台的反扫荡尤其是孟良崮的激战,济南城下的8天8夜的攻坚,爷爷在战争年代英勇无畏,日寇面前横刀立马,身先士卒,军长期间危急关头一马当先,充当敢死队队长,可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凯旋归”。爷爷传奇般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解放后参加一江山岛战役、和平时期对加强部队训练和作风建设所推行的“郭兴福教学法大比武、南京路上好八连、海岛女民兵”等,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就像爷爷亲口在讲给我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像爷爷在对我谆谆教导。他的战斗故事、他成长经历,他对烈士和英雄的怀念之情,他对子孙后人的重托与期冀,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今天,漫天的清明雨纷纷扬扬,我将爷爷的回忆录装进行囊,又踏上了故乡之路。
袅袅青烟,纸船明烛,早已是嫩枝鹅黄,杨柳垂青的江南之滨,杜鹃像火一样燃烧。如画如诗的大别山脉,挟着杜鹃花香,在和煦春风之中,仿佛又把人带回到了记忆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