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内新闻>>正文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奔走十余年积累烈士资料

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崔烜责任编辑:卢建霞2014-04-10 14:38

烈士名录出版需国家协调

从2006年至今,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烈士名录进入到了补充核实的阶段,但这一工作一直延宕至今。这期间,不少省份出版了本省的朝鲜战争烈士名录,但全国的名录尚未有决定性的进展。

“主要是我们的催促,各省都汇总了自己的烈士名录了,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涉及到全国,就复杂了,我们没有发布全国性烈士名录的权威性。”詹琪说。

詹琪曾听说军事科学院几年前也计划编撰一部烈士名录,但听说国家民政部也在做工作时就把事情后延了。

而据尹继波向时代周报介绍,解放军总政成立了收集烈士名单的工作组,而军事科学院也在做这样的工作,两方所得出的烈士数字都接近于18.3万这个数字。

“这需要国家来出面,”尹继波说,“综合几方收集的资料,进行严格的比对核实,得出一个权威的数字,而在这个数字公布以前,纪念馆是不可能自己将名录出版的。”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资料是一直在进行整理核实的,但如果进入到了出版程序,就很难再作出变更了。”尹继波说。

事实上,重复或者遗漏的例子并不罕见。

尹继波举了一个例子,如毛岸英,就同时在北京和湖南湘潭的民政部门都有登记。

而纪念馆2006年公布18.3万的数字之后,就一直有不少亲属来电声称当地民政没有将其先人列入烈士名单,要求加入烈士名单,他们还提供了相关的烈士证复印件。

“我们一时间是验证不了烈士证的真伪,只能一个一个地去考察,一般来说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尹继波说。

对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而言,在网站上推出烈士查询系统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目前查询系统已经做好,但资料却尚未录入。

“主要是缺乏人手,如果让大家抽个时间突击一下,也许很快就做好,但都有各自要忙的工作,目前只能由研究室抽空输入,进展比较慢,说到底也是个经费问题。”尹继波说。

尹继波介绍,十几年来,纪念馆投入到烈士名录工作的前后有十几人,但真正负责“跑”的只有詹琪一个人,而他在那几年间仅报销了十几万的差旅费。

“作为地方纪念馆,经费是最大的难题,在2008年以前靠门票我们还算自给自足,但博物馆免费以后,有心无力。”尹继波说,“况且,就定位来说,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功能主要是纪念战争的,寄托哀思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出发点。”

“当然,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开始转变了,我们当然也希望转型,给人们提供一个感情的出口,比如像朝鲜那样在纪念碑下面放下烈士的名录,或者说建立烈士墙,让人们有地方献花,但这都需要支持,目前的财力的确办不到。”尹继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