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全球化会遭遇阻力
齐泽默说,马克思提出关于全球化的理论后,并没有“只坐在书桌前,称赞全球化的伟大与不可思议”,相反,他在判断全球化将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在分析这种趋势所伴随的问题。
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经贸处境的诸多描述,甚至也没有超出马克思当年的预判。马克思当时就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全球贸易不停冲击部分地区的市场和固有的经济模式时,可能引发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地抬头,从而带来“不断的危机与损害”。
齐泽默说,特朗普政府的主张就是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措施。“但这只是全球化的低潮,而不是全球化在倒退萎缩。”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只出现在今天,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马克思在留下的手稿和著作中写道,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不少国家为扶植本国制造业,采取保护性关税。
另外,马克思还预测过全球化可能带来环境问题。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逐利性,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必然会向自然界不断攫取。“像马克思强调的一样,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自主规范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齐泽默说。
启发全球化的鲜活变革
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思想不仅是世界经济学的财富,更鲜活地指引着一些现代国家的发展思路。
齐泽默说,中国与德国眼下都是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利益契合度高。“中国在世界舞台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加,德国的经济体量不小,两国共同合作前景光明,相信中德可以携手共同增进人类社会共同的福祉。”
在齐泽默看来,中德两国都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默契度高,认同度高。在德国,资本主义采纳了社会主义元素的创新。而中国的发展历程更是证明,中国不断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从1980年开始,齐泽默访问中国不下20次,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印象深刻。
与此同时,齐泽默发现,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影响着东方中国的发展变革,而且,马克思主义近些年也在西方获得“重生”。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西方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脆弱和危险”之后,大批西方经济学家重拾马克思著作,寻找解释与出路。马克思对世界的启发,依然鲜活。
(新华社柏林4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