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东南亚国家一些学者、专家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泰合作处置中国籍偷渡人员合理合法,符合国际惯例,个别国家不应在这问题上说三道四,尤其不应在涉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因一己私利影响反恐防恐大局。
泰国9日将109名中国籍偷渡人员和组织偷渡团伙成员遣返中国,包括13名涉恐出逃人员。调查显示,这些偷渡人员准备取道泰国前往土耳其。一些人受“世维会”“东伊运”煽动蛊惑,准备经土耳其前往叙利亚、伊拉克参加所谓“圣战”。
泰国国家发展行政学院国际问题专家李仁良说,偷渡本身就是非法活动,这些偷渡人员中还包括涉恐出逃人员、犯罪嫌疑人等。泰国将这些人遣返中国完全是遵循国际法行事,泰中两国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合作协议开展执法合作,合理合法。
李仁良说,一些国家政府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对泰中两国在打击非法移民领域开展的正当合作横加指责,还为包括涉恐出逃人员在内的偷渡人员贴上“难民”标签,千方百计阻挠遣返,这种做法荒唐可笑,并且与国际反恐斗争背道而驰。
印度尼西亚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阻止极端人员取道东南亚前往中东地区从事恐怖活动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泰两国按照双边协定和国际惯例,合作遣返中国籍涉恐偷渡人员,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助于国际反恐斗争。
苏尔约诺说,美欧等西方国家一直强调要打击恐怖主义,但是在中国籍极端人员潜逃东南亚一事上却打起“人道主义”旗帜,为这些偷渡人员贴上“难民”标签,反对中泰两国正当执法合作,以所谓“侵犯人权”中伤两国,是十足的“强霸”作为。
马来西亚前总理政治秘书胡逸山说,包括美国、中国、泰国、土耳其在内的各国都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对于明显存在涉恐嫌疑的偷渡行为,美国等国不仅不应横加指责中泰两国间正当的执法合作,更应与之通力合作,通过交换情报等方式协助打击。
胡逸山说,反恐和防恐应成为国与国之间建立战略互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国际社会在打击东南亚涉恐偷渡行为上无法紧密合作,将为涉恐人员提供可乘之机,而由此产生的恶果需要各国共同承担。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助理总编辑黄金城说,泰国遣返包括涉恐人员在内的中国籍偷渡人员合理合法,中泰两国在打击非法移民和反恐领域开展合作不容指责。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对内对外立场截然不同,奉行双重或多重标准,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缅甸资深媒体人吴佐丹说,这些中国籍偷渡人员中据信包括涉恐出逃人员,泰国实施遣返是非常正常和正确的做法。一些国家和媒体以双重标准看待中泰两国正当合作,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强权之理、霸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