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公开了国产新型“光辉”战机在高原地区进行满载测试的照片,按计划印度今年将组建首个“光辉”战机中队——
迟飞的“雏鹰”
■黄超波 付 晓
今年1月,印度耗资20亿美元、研发周期长达32年的国产首架战机——“光辉”战机正式交付空军。按照计划,印空军将在今年组建首个“光辉”战机中队,2017年组建第二个中队。
1983年,印度政府提出“光辉”战机的研制计划,用于替换印军长期服役的米格-21战机。“光辉”项目提出研发的新一代战机要拥有全新的发动机、航电和武器系统。印度国内则声称要打造一款技术先进、性能最强的现代战机。这对于航空工业本身就弱的印度来说,无疑是“拔苗助长”。随着时代变迁,印军不断修正“光辉”战机的具体性能,如此“朝令夕改”导致印度“雏鹰”耗时 32年才得以孵化。“光辉”战机的研制过程中既吸取了苏-30、米格-29、幻影2000等三代战机的优点,又结合印度特色的轻型战机技术,在技战术性能上呈现出全新特点。
气动布局方面,“光辉”采用了复合后掠三角翼,单座单发单垂尾,肋部进气道设计。无尾三角翼布局是“光辉”设计的精华所在,具有超音速阻力小、常规机动性较好的优点,并可使战机轻型化。“光辉”机翼的前沿明显外凸,此翼型比标准无尾三角翼布局具有更佳的起降性能和操控性,可提高亚音速稳盘性能,并降低亚音速巡航油耗。
火力配备方面,“光辉”战机可以挂载印度现有的各类武器,如中/近距空空导弹、精确制导武器、空对地导弹、常规/减速炸弹、无控火箭弹等,还可外挂电子战吊舱和侦察吊舱、副油箱。
隐身性能方面,“光辉”战机的外形并没有采用隐身设计,也没有使用隐形涂料,但由于“光辉”机体极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进气道的“Y”型设计遮挡住发动机涡轮叶片,使得“光辉”战机拥有了部分“隐身性能”。
历经32年研发的“光辉”战机被印度高层寄予厚望,未来有望成为印度空军主力轻型战机和舰载战机。肩负如此重担的“光辉”战机能否满足印军需要呢?
首先,从设计理念上来说,当今世界的主流战机都朝着作战用途多、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强、隐身性能好等方向发展,而“光辉”作为一款轻型战机,作战方式局限于近距离支援和抢夺制空权,在作战的多用途性能上有先天上的不足,加之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隐身性能,这与世界主流战机设计理念是不相符的。
其次,从发展潜力上来说,一款战机要想成为成功的主力战机,除优异的性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比如大名鼎鼎的F-18战机刚开始只是一款普通的舰载机,后来才被改造成为“超级大黄蜂”。相比之下,“光辉”战机体积过小,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技术升级。同时,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以及对技术与资金付出的有效控制,改造的难度将不亚于研发新型装备,而以印度目前的航空工业水平来看,实现此目标尚有难度。
再次,从机型对比上来说,印度空军除了“光辉”战机之外,还装备有苏-30、幻影2000、米格-29等战机,这些战机的性能并不逊色于“光辉”战机,这使“光辉”战机处境尴尬;作为航母舰载机的候选机型,“光辉”发动机推力小、对海攻击能力弱、可靠性不足等缺点制约其在航母上真正形成作战能力。
虽然“光辉”在各项指标上都还和航空工业先进的国家存在差距,但是它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印度成为少数掌握战机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之一,为印度今后航空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印度下一款中型自主战机AMCA已在研发中,有了“光辉”的研发经验,AMCA是否会给印度国人带来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解放军报》2015年4月5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