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国际资讯>>正文

俄升级核攻防力量 被指无力与西方全面军备竞赛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徐一天责任编辑:毛志文2015-01-06 11:20

图-95MC战略轰炸机

潜射“布拉瓦”导弹  

近期以来,与卢布贬值、俄经济遭遇寒冬一起,成为西方媒体热点话题的还有俄罗斯的核力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更是把核力量比作,并称“一旦卸掉利爪钢牙,俄国熊将一无是处”。请看科技日报特约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徐一天中将专稿—— “俄国熊的利爪钢牙”

2014年最后的日子里,锲入欧洲腹地的加里宁格勒举行了大型军演,可携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再次高调亮相;去年10月底、11月初更是出现了3天内陆、海、空基核力量同时出动,陆基“白杨-M”、潜射“布拉瓦”导弹实装实弹打靶,多批“图-95”战略轰炸机飞临波罗的海和大西洋。这一系列大秀“核肌肉”的行动表明,在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发酵,西方经济制裁、政治打压、军事围堵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俄罗斯正越来越多地凭借核力量来威慑和反制对手,宣示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大国角力时露峥嵘

从前苏联到今日俄罗斯,保持强大的核威慑始终是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苏联解体后,俄经济规模缩水,常规军力与西方差距较大,唯有核武库仍与美国堪相匹敌。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全方位攻势,宣示强硬的核政策、巧打核威慑的战略牌,成为俄支撑大国地位、发挥大国影响的重要选择。1993年苏联解体不久,俄罗斯就公开宣布,废止前苏联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在俄《军事学说》中,关于核威慑战略有两点引起广泛关注的表述:其一是核武使用门槛不再限于应对敌方核袭击。规定俄联邦在面临“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攻时”“在遭遇常规武器侵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时”,保留使用核武器还击的权利。其二是核武使用范围不仅限于保卫俄联邦自身。宣布在“盟友遭遇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攻时”,同样“保留使用核武器”的选项。

普京多次直白地告知西方对手:“俄罗斯是首屈一指的核武器大国,最好别惹我们。”强硬的核政策,凸显了核力量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特殊地位,也反映出常规军力渐处下风、不得不更为倚重核威慑的无奈。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核力量常在大国博弈的敏感时刻以各种形式显露峥嵘。一是战略导弹试验试射。2014年下半年,北约频繁军演,并宣布在俄边境部署快速反应部队,俄针锋相对地连续试射新型导弹。3个月内连续3次由“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尤里·多戈鲁基”号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新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试射“布拉瓦”洲际导弹。俄国防部发布消息,专门介绍后两艘艇是在满载弹药、实装水下潜航中发射成功的,显然意在强调新型战略核潜艇已形成可靠战力。二是载核兵力巡航敏感地区。不久前,作为对美国增兵东欧的回应,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必须在西大西洋、东太平洋及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保持军事存在”,俄战略轰炸机连续10天内16次飞入阿拉斯加附近美防空识别区,2架轰炸机飞至距加利福尼亚海岸仅80公里空域飞行。三是调整核军力部署以示威。2013年底,美国不顾俄强烈反对,在罗马尼亚修建反导基地。基地开工第三天,俄即集结重兵举行陆海空核部队战备检查。北约宣布在立陶宛部署可携美制核炸弹的12架战机,俄随即提出计划在克里米亚部署战略轰炸机。外长拉夫罗夫称,“克里米亚成为一个拥核国家的一部分”“俄罗斯有权根据国家利益和国际法律行事”,强势表明了在克里米亚部署核武的意向。四是重大军演展示核武力。2014年4月底,美在俄周边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军刀攻击”等演习,北约多国宣布派战机进驻波罗的海国家。面对西方兵临城下,俄罗斯于5月上旬组织了核应对演习,普京与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总统亲临指挥所坐镇,陆基机动式洲际导弹、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铁三角”核力量同时出动,模拟了受到攻击后如何进行大规模核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