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当兵30年,他是当之无愧的“兵王”

来源:军报记者微博作者:奉雷  洪文军责任编辑:杨红
2016-03-04 09:03

今年,是王忠心的本命年,也是他入伍第30个年头。回顾军旅生涯,王忠心说的最多的是“感恩”二字,这也成为他不懈登攀的动力。“兵王”今年48岁了, 比一些新兵的父亲年龄还大,当兵“当到德高望重”,但是他说——

入伍30年,不能滋生半点“牛气”和“油味”

战备演练,王忠心装具一样不少。

我出生于安徽黄山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家人窝在一间草房里,生活非常艰苦。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当兵。没想到,部队不仅将我教育成才,还给了我那么多荣誉和褒奖。

有人说,当兵当到我这样,躺着不干都能熬到退休。但我觉得,不能因为兵龄长、资格老滋生半点“牛气”和“油味”,只能是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我在导弹测控专业一干就是27年,从不自满懈怠,因为专业上不能挑大梁,就对不住肩上的几道“拐”。

我看了军报网络融媒体称呼我是“兵王”,我不敢当啊,可能叫“兵头”更合适吧。

也曾有人“开导”过我:“你这么老的兵,细小工作少干点,别人不会说什么。”我想的是,小事上带好头,老兵才有好形象,连队才有好风气。

我多次面临走留选择,每次都选择了留队。1999年,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当时,服役期满的我准备转业回家,在老家联系好了工作。孰料,军队实行兵役制度改革,我作为技术骨干被部队保留,准备脱军装的我又继续留队服役,部队对我的信任令我倍感欣慰。2002年,我再次服役期满面临走留抉择,退伍经商的战友想以高薪聘请我。当时我家属因开店亏本,又欠了外债。但我想起部队的培养,想起心爱的导弹事业,还是选择了继续服役。

归根结底,部队培育了我,所以我对部队充满了感情,才能够扎根在连队这么久。不管我在部队还能再干多长时间,我都会以号手就位的姿态对待每一天、每一秒,安心本职、踏实工作,争取带出更多的技术骨干,为实现强军梦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