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飞舞,机车轰鸣。第二炮兵某部气象分队近日开展了高效快速研判、野战开设等战时气象保障重难点课目的演练,着力提升全天候、全时段、全要素、全员额、全方位气象作战保障能力,力争当好战场天气“把脉人”,为部队遂行任务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天气研判,提供准确气象参考
时至午夜,预报员陆文峰依旧没有入睡,“今天夜间我区将会出现强降水过程。”进入汛期以来各地的强降雨都开始增多,看不到雨就睡不着觉,几乎成了每名天气预报员的习惯。
“哪怕你提前1分钟发布天气预警就可能挽救无数生命;哪怕你再认真分析一下天气系统就可能为导弹发射找到窗口。”朱立世高工总喜欢这样提醒官兵。气象工作作为一项团队要素工作,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观测员、填图员、绘图员、预报员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天气预报结果。
零时三十分,一阵疾风过后,大雨倾盆而下,陆文峰预报员紧缩的眉头终于化开,认真在记录本上记下了此次天气过程。
一周时间里,发布天气预报9份、危险天气警报2份。其中,危险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了100%,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为部队整体驻训任务提供了准确的气象参考。
野战台开设,练就战场“游击队”
“号手就位!”伴随着现场指挥员张云涛的一声令下,两台铁甲战车闻令而动,“三条平行线”同步展开,架设天线、搜索卫星、接收资料、分析天气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一条条气象信息直达“中军帐”,利用“战场”实测气象数据,作战参谋适时修正作战方案,瞄准号手迅速装订瞄准卡片,对“敌”实施精确打击。这是近日该部依托某驻训任务野外训练场,架设野战气象台演练的画面。
两台气象车,一架观测仪,几十平方米可接收上万条气象数据,走到哪保障到哪。野战气象台开设一直是该部气象队伍的“拳头”课目,以独立保障、动态保障、高效保障为特点,堪称战场气象保障“游击队”。
据悉,此次野战气象台开设演训场地是由上级机关随机挑选的位置,共解决赘余问题5个,比预期完成时间缩短了20分钟,真正实现了战场气象游击保障作用。
深夜点兵,提升气象夜训能力
夜色如墨,一道激光直击天空,“云层高度1500米!”观测员杨德光在低能见度的情况下利用激光测云仪准确估判了云层位置。数十名号手借着微光,疾速奔向战位、展开战斗演练……气象夜间训练难度是白天的两倍,可操作性差、有效定位度弱,部队要具备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就必须使“夜老虎”凛凛生威。
针对地面气象观测的“夜盲症”,该气象分队模拟逼真战场环境,对人工测量手段专攻精练,克服气象仪器方面的依赖性问题。微光条件下野战气象台开设转进、肉眼气象要素观测、全系统指挥协同保障等课目在近似实战的演练中得到检验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