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菌菇种植非常了解”
“每当想起总书记那句‘希望你们家生活越过越好’的祝福,我就信心倍增,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原隆村村民何利霞看着大棚里的菌菇,眼里满是憧憬。
2016年7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原隆村的光伏农业产业示范园,何利霞正在尖椒大棚里忙碌。
哪一年移民过来的,收入怎么样,老家还有哪些人, 孩子们怎么样……总书记问得很详细。
“我是2014年搬迁过来的,现在月收入2100元,土地流转费每年1800元,年底还有1万元分红,老家没人了,孩子们都从山里搬出来了……”何利霞激动地向总书记汇报。
万军红也是2014年搬迁到闽宁镇的,老人年迈、爱人残疾,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力。移民闽宁镇后,万军红经村干部介绍,到农业科技大棚打工,现在已经成了菌菇种植的能手。
“我当时正在蘑菇大棚里工作,总书记问我,菌棒从哪里引进的?一个菌棒能卖多少钱?看得出来他对菌菇种植非常了解!”万军红回忆。
这几年,何利霞和万军红各自承包了一个香菇棚,从打工仔变成小老板,年收入翻了一番。
“总书记看到我的眼镜片很厚,还关切地问我是否影响工作,当时我眼睛一热,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万军红说,去年12月,他在银川做了手术,视力基本恢复正常,手术费报销了一大半。“政策这么好,今后我更要好好干,不辜负总书记嘱托。”
园区负责人杨广平介绍,目前园区大棚近600栋,安置移民群众就业350多人,其中移民返租倒包大棚200多栋,每栋棚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