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照亮并凝聚起无数的人心,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建党前夕,27岁的青年毛泽东就曾大声疾呼:“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一个政党要成为国家、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其凝聚力就在于此。
当我们极目回望,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60多年的历史尽收眼底,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力量是如何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1991年,莫斯科一个寒冷的雪夜,在无数人的叹息中,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红色旗帜黯然落下。此时,假如历史可以旁白,一定会反思美国情报部门高级官员艾伦·杜勒斯关于和平演变的设想:“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后人总结,正是信仰的力量让苏共在只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在有200万党员的时候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也正是信仰的坍塌,让他们在有2000万党员时丢失了政权!
这不是数字的游戏,而是信仰的佐证。
2016年,苏共瓦解25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涅瓦河畔,发出这声炮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远去;嘉兴南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一叶单舟,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乘风破浪,领航中国。
后人评价,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上下求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把信仰嵌入了古老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这个曾被视为“东亚病夫”的民族从此产生了“一种自灵魂深处迸发出的伟力”,实现了精神上的复兴!
这种由信仰而生的凝聚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的‘真人’”。
这一点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中许多人并非出身贫寒,有的还留过洋、做了官,已经功成名就。他们完全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高富帅”,过上才子佳人、官绅名流的生活,但他们选择了颠沛流离、铺满荆棘、随时会掉脑袋的人生道路。
这种由信仰而生的凝聚力,自人民军队诞生之日起,就化作了灵魂与血脉深处的深刻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评选出影响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长征就是其中之一。那些留在万水千山的征战痕迹早已在岁月中淡去,但那条蜿蜒的长征路仍吸引了世界无数的目光。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所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种精神的威力写就了史诗般的传奇。1934年10月出发时,中央红军长征队伍中共有12位师长,平均年龄27.5岁。长征结束时,这12位师长3死9伤,其中洪超和陈树湘牺牲时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在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名官兵献出生命的征途上,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将士置生死于不顾,创造了“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今天的人们,只有理解他们纯粹的理想,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和高洁的灵魂。邓小平的女儿曾问父亲,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着走!”简洁而深刻,直指信仰的真谛。
历史照亮今天。95年前点燃的信仰灯塔,依旧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强国强军正当时,行进其中“跟着走”的我们,留下的每一个坚实脚印,若干年后再回首,谁说不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新长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