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求解放,要翻身,扩红报名去从军
时光如梭,眨眼到了1930年年初。元月间,共产党人刘立升、肖豹山领导了震惊全县的瑞金黄柏、大柏地农民暴动。
4月,鄢寰与邓希平又领导了著名的安治乡农民暴动。随后,又有武阳等农民暴动。月底,几路农民暴动队伍攻下了瑞金县城,正式成立了瑞金县革命委员会,邓希平当选为主席。瑞金县城第一次获得解放。可惜次月即被敌靖卫团胡子垣部反攻占领。
5月,红四军来到瑞金,赶跑了胡子垣部,瑞金县城第二次获得解放。
6月,中共瑞金县一大召开,并在全县开展分田斗争,岽下村农民也分得了土地。7月,瑞金县苏维埃笫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并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正当岽下村人以为穷人要过上好日子时,谁知形势一波三折,一会红军打下县城,一会白军攻陷县城,1930年10月至次年二三月间,红白反复几次,瑞金城数次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岽下村人只能依旧以天天出门挑夫卖力为生。
因为红军军旗是红色,带的袖章也是红的,岽下村红缨枪梭标上扎的红布被当地反动靖卫团强行撕掉,岽下人只能忍气吞声……
1930年3月26日,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率部攻克瑞金,瑞金再度解放,中共瑞金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从兰崇山区迁回了县城。随即,全县各地重建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再次开展分田斗争。此次,岽下村又挂起了“黄安区超田乡岽下村苏维埃政府”的大牌子,全村的农民包括梭标队的每个人都再次分得了土地,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随即,区乡成立赤卫队、少先队,十八把梭标队的队员们个个都踊跃加入,他们用自已的红缨枪参加站岗放哨,打土豪劣坤、抓反革命分子、剿山匪……
转眼到了12月下旬,“嗖嗖”响的北风,吹在旷野上发出一阵阵呜鸣声。因当地几家私营字号和苏维埃商店都缺货,连常用的针头线脑、洋油洋火也卖光了,欧阳克淇便受托带着原班人马的挑夫队星夜出发,经宁都到兴国县城办货。第三天,他们又立即挑货从兴国往回赶。谁知刚离开县城不到五公里,就在一个山窝里被前面一支国民党军队拦住了,好家伙,周围驻扎足足有几百人,通往宁都的路己被这些穿浆黄色服装的重兵把守住,过往人员都必须停下检查。
“叔,不好,前面有国民党的兵在拦路抢劫!”走在前面的欧阳可椿眼尖,一眼看到了远处的情形,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回头对欧阳克淇他们说。
“赶紧往回挑!” 欧阳克淇立即吩咐大伙掉头转向。
正当一伙人快步走到另一条小路口时,就听到旁边一声吆喝:“给我站住!”随后,一群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兵痞将他们团团围住,足足有20多人。
要在平时,这些人不是岽下村人的对手。但眼前要是动起手来,枪声一响,后面几百人的敌军一旦被惊动,他们就无法脱身。欧阳克淇想到了这点,赶紧放下担子,用目光示意大家先别动手。
话说岽下红缨枪队出门在外、挑担行走,为了方便,已将红缨枪进行了改装。平素的竹扁担上多了根梭标,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注意,他们特意进行了伪装,即铁梭标那一端用竹筒藏好,看上去像根扁担,外人看不出其中玄机,而一旦遇事,他们只须轻轻地将竹筒与扁担上的插拴一拨,红缨梭标立马可以用作御敌自卫的利器。
正当大家站在原地,面对一大群兵痞时,几个家伙用枪刺一面挑开他们竹篓的盖子,一面霸道地说道:“呦嗬,里面装得啥,有无违禁品?快说!”
“里面装的都是米和盐,还有各种日用杂货,没有违禁品。”
“老总,我们只是做行脚生意的,只管帮着老板挑。”
这时,一个兵痞抓着一把盐走到当官的面前:“报告排长,挑的多是盐和米,还有杂货。”
一听这话,那位排长手一挥:“东西通通给我没收,人都押走。”
欧阳克淇一干兄弟被押进了一幢山脚下的旧楼里。盐和米没了,一切货物都没了,都被国民党军队抢去了。
接连一二天过去了,屯驻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对他们不闻不问,期间只在每天中午给欧阳克淇他们提来一桶红薯煮的混杂汤饭。
待到第三天早上起来,关押他们的院子一片死静,显然军队不知啥时开拨走了。临到中午太阳已当头时,一位老汉悄悄过来打开门,将他们放了出来。
老人是这个旧楼的看守人。老人说全村人都到外面躲去了,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于早上五、六点就开走了。欧阳克淇他们出来,肚子已饿得空瘪瘪的,虽说回去如何交差还是难题,但眼下最要紧的是能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再走200里路回家。他当即从鞋底掏出两个银元,交到老伯手中,请他为大家弄点食物充充饥。老人知道他们是被劫的穷苦挑夫,也没要克淇他们的钱,只身到暗窖里拿出一大筐红薯,蒸熟后端给他们吃饱填肚。
下午二点多钟,欧阳克淇率领克沭、可椿、可槙、可琪、克池、可堂、汝万、克淳、满生、克桃、克钟、克仪、克海、汝荣、克注等共18人,扛着扁担,翻山越岭进入了宁都的东韶地界。这是兴国与宁都两县交界的狭长山谷,约有十里地远,刚进入山坳,传来隐约的枪声。
“附近在打仗,大家机灵点。”一阵紧张过后,大家握紧手中的扁担,敛声屏气沿着山坳继续前行。前面又是一个拐弯,只见两边茅草、荆棘异常茂密,再一顿,忽见不远处十几个黄色人影快速往这边跑来。
“又来敌兵了,分两边赶紧躲起来!”走在前面的欧阳克淇,招呼示意兄弟们躲进了两边的草丛中。
片刻,人影由远而近,大概十五六个国民党军拖着步枪,往欧阳克淇他们躲藏的方向而来。透过一拨茅草丛,欧阳克淇看清了他们的面容,正是前几天抢劫他们的国民党官兵,刹那间一股无名怒火从他心里燃起,他压低声音,对身边的几个本族兄弟狠狠地说道:“是那伙抢我们的白狗子,你们看我的行动。”
欧阳克淇没看错,来的正是前几天抢他们的国民党兵。原来就在一个多小时前,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就在东韶这条狭谷大山里,伏击了前来围剿红军的国民党谭道源师,这十几个家伙就是被击溃而逃窜的残兵。正当这伙人被红军赶得气喘吁吁、魂不附体时,欧阳克淇这十八个练家子,挥舞着红缨枪梭标突然从草丛中一跳而起,红樱止处,逃兵迎面倒下十几个,活着的丢下枪械投降,有的两脚跪地,有的被踩在了脚下鬼哭狼嚎求饶……
一会功夫,十五六个逃兵被欧阳克淇他们制服了。这时,一队身穿灰色服装、扎着绑脚的红军赶到了,一看到手持梭标的欧阳克淇他们,惊喜地说道:“哎哟,你们真厉害,这么三下两下就把他们捉往了!”一个手拿驳壳枪的红军战士,突然眼睛一亮,走到欧阳克淇、欧阳可椿面前说:“呀,是你们哪,我们在九里岭见过呀。”
欧阳克淇也认出了他:“你,你是红军程排长的人呀!”
没错,来人正是一年前在汀瑞交界的九里岭上救下欧阳克淇他们的红军侦察员。那天他和程排长外出侦察敌情,返回部队时正巧遇上了欧阳克淇一行被山匪拦劫,幸亏程排长眼明枪快,摞倒了向欧阳克淇正欲放枪的土匪。
恩人相见,分外亲热。欧阳克淇他们勇敢地把溃逃的敌军俘虏消灭,还夺了他们的枪械,这让赶来的红军战士很是赞赏。
在一同前往东韶的路上,欧阳克淇得知程昂华排长已升为营长,而眼前这位红军叫罗一民,也是排长了。罗排长了解了欧阳克淇他们此行到兴国贩货被敌军抢劫和关押的经过后,很是同情。到达东韶红军营地后,见到了程昂华营长,程昂华营长挽留他们在那里住上一二天,让他们与红军战士多些接触了解。
正是在那里,欧阳克淇他们看到很多穷苦兄弟纷纷报名参加红军。罗一民陪着他们到处走,与红军战士接触,与报名当红军的工农青年交谈,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并了解到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为什么吸引那么多的穷人自愿加入其中。
“我们也想当红军,你们接收吗?”第二天的早上,欧阳克淇一行18人找到程昂华营长,单刀直入要当红军。原来,前一天晚上,他们岽下村18个兄弟们商议了,如果回瑞金,被国民党军队抢去的东西没法赔,这种行脚的日子是没法过了,还不如跟着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百姓打天下,更有用武之地。
程昂华营长听了他们的想法,思忖片刻说:“瑞金老表,我们红军队伍非常欢迎你们。”他又想起什么似地说:“你们当红军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但考虑到你们出来情况特殊,依我看,不如这样,你们先派几个人回家去报信,免得家里人担心。”
欧阳克淇觉得程营长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商量后,决定由克沭、克淳、克汝、汝万等四人先回瑞金,自己和其他13人留下先参军。临行,程营长又写了一张证明交给欧阳克沭,上面说清楚欧阳克淇他们在兴国被敌人洗劫一事,请欧家老板见谅,另外给十八人每人家里还发了三块大洋,由克沭四人带回各自家中补贴家用。另有20块大洋,作为被国民党军队抢去粮盐货物的补偿。
临上路,欧阳克沭等四人将十八把梭标打包成捆,一并挑回了岽下村。欧阳克淇等十四人全部拿起枪杆子,成为红军中的一员。几年后,1934年红军长征前,回到岽下一直坚持参加地方武装工作的克沭、克淳、克汝、汝万四人也毅然在瑞金参加了红军,此是后话。
两天后,当岽下村人得知自己村里梭标队的弟子大多已参加红军的消息时,克淇、可椿、可槙、可琪、克池、可堂、满生、克桃、克钟、克仪、克海、汝荣、克注、克洪他们已经编入了彭德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
克沭、克淳、克汝、汝万在东韶与克淇等本族兄弟们分手后,经过一天一夜回到了岽下。这天,全村人只看到他们几个回来后,很是焦虑,急忙上前询问:“咦,我们家克淇呢?”“哎呀,我们家可椿呢?”家人们都在寻找自己的亲人。
克沭一行四人将带回的梭标放入士亭公祠内,然后坐下来,喝口水,原原本本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全村人。欧阳汝万还将克淇的话带给了乡亲们:“我们临回来时,克淇要我告诉乡亲们,不用担心,他们加入的是工农红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以后有什么消息会随时写信回来。”一行四人随即将带回的大洋转交给了各家各户。
第二天,汝万、克沭、克淳结伴进城,找到欧家商铺的堂叔交差。当他们踏上廖屋坪、盐店前的街巷时,只见昔日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有工人、学生和商人结成的队伍在游行宣传,举着各色旗子,高呼拥护苏维埃的口号,吸引了沿街两边的人们驻足观看。
这盐店前、廖屋坪、通荡街、鸡鸭街是旧县城的三街四巷,全是木板林立的店铺,糖果店、米行、纸扎、盐铺、铁匠铺、日杂店五花八门,门店紧挨着门店,虽破旧但仍保留了一时的繁荣,各式店招,有布做的,有木板制的,颜色各异,让人置身其中,总能购得生活必须品。欧氏商铺就在通荡街南向,紧靠云龙桥头不远。桥下,是用马条石砌成的大型码头,此时也是船运繁忙时节,码头上人来人往,搬运货物的人川流不息。
欧氏商铺的堂叔老板,听完汝万介绍兴国之行所遭到洗劫的经过,没有过多责怪,他看了看带回的证明,只是默默地说了声:“货物没了就没了吧,这世道可真要变了……”
欧阳克淇他们参军后,随部队转战于赣东,以及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随部队剿匪杀敌,帮助所在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欧阳克淇因人魁悟高大,又有武功,被分在三军团特务连当武术教官,他的侄子欧阳可椿因有文化,分在警卫营当文化教员。
1931年5月,欧阳克淇、可椿所在的部队,在福建的宁化取得了对敌新编第14旅周志群所部和第32旅卢兴邦、第49师张贞所部的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奉命回到长汀。在此之前,岽下村行脚的兄弟们得知,当初他们在东韶消灭溃败逃兵的那次战斗,就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 胜利的最后之仗,虽然没有像其他红军战士一样投入激烈的战斗,但总算挨上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边,心里也是挺自豪的。尤其是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中,他们在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之后,加上平素练就的武艺,在战斗中勇猛果敢,屡立战功,受到红军首长的倚重。
同年9月间,欧阳克淇、可椿、可琪三叔侄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被调到中央警卫营,随中央军委由兴国回到自己的家乡,驻扎在叶坪洋溪村刘氏宗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