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战争启示录3.2.1:俄罗斯电子战系统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马建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1-17 10:04

《叙利亚战争启示录》是俄罗斯军事问题研究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建光教授十余年学术积累的见证和结晶。马建光教授在书中以国际格局重构与战争形式变革为经纬,对俄罗斯这个昔日帝国的今日作为,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审视、历史剖析以及科技掂量和军事揣度。

一方面,本书把战争形势的演变放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混合战争”的出现与叙利亚复杂政治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本书又尝试解读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微妙影响,阐释两者之间矛盾而统一的关系。

相信,每一位希望通过了解叙利亚问题的演变,把握全球大势和走向的人,或是有志于通过洞悉来自最新战场的经验,寻找振兴中国国防之借鉴的读者,都将徜徉于本书之中,开卷有益。

为了让更多朋友深入了解这场关系国际时局的战争,中国军网征得作者同意,将每日连载《叙利亚战争启示录》的一节内容,敬请关注。

3.2无形空间的较量:俄军电子战装备发展与运用

“穿越现代战争的迷雾”,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军事栏目中,似乎成了军事评论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而这种迷雾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作战空间的拓展造成的。电磁空间已经成为继海、陆、空后,各军事大国争夺的热点。未来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将越来越取决于其电子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未来战争中电磁频谱控制权的斗争只会更加激烈。在叙利亚,我们看得见的是飞机大炮显神威,而看不见的是激烈的电子攻防。

电子战装备是新一代战争的主要不对称装备之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为应对德国轰炸机的攻击,首先运用电子战开始,电子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公认的重要作战手段。随着现代军事及作战应用的发展,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贯穿整个作战行动始终的作战样式,电子战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俄军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当现代化武器装备系统在信息系统中整合,从前“单打独斗”的各个模块就能在信息化中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性能。但另一方面,一旦信息系统功能被破坏,不仅将大减“信息化红利”,更将严重削弱武器系统本身效能。而电子战装备,正是针对这一“软肋”的利器。电子战部队主要用于对敌方的各类电子设备和接收装置进行信号干扰和信息压制,破坏或干扰敌方侦察、通信和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转,增加敌方战场信息传输的难度,从而使敌方的武器装备使用和作战指挥遭到干扰和破坏。除此之外,作为一种信息压制手段,电子战能关闭敌方的“喉舌”,制造舆论优势;能干扰击溃敌指挥、防御系统,实现“兵不血刃”。因此,电子战是能抵消敌装备优势,提升己方整体作战效能的利器。

美国陆军研究表明,俄军拥有强大的电子战潜力。目前,俄军正在通过组建电子战部队和配备现代化技术装备,积极发展电子战力量。在俄格战争和打击叙利亚境内极端主义势力的战斗中,俄军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子战武器装备,有效削弱了敌方的战场电子感知、通信和指挥能力。俄军方通过分析认为,使用电子战系统,将使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提高数倍,使作战飞机的生存能力提高到原来的至少25倍。本节主要结合俄军在打击叙利亚境内极端主义势力中电子战装备的应用,分析俄罗斯电子战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俄军电子战装备紧贴战场实际的优点和相关不足。尤其是具体分析俄罗斯典型的陆基和机载电子战系统以及无线电侦察和卫星压制系统的性能参数和运用方式,并对叙利亚军事行动中的俄罗斯电子战力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介绍。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