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混合战理论与战术的产生及成型
2013年,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发起了一场代号为“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2013”(Indestructible Brotherhood 2013)的军事演习。在这场演习中,臆想出的“乌拉尔共和国”就像乌克兰和叙利亚的翻版,因网络煽动及外部势力支持而出现国家分裂和内部动乱。有意思的是,其中地方警察连同俄正规军及特种部队同时参演,成功阻止骚乱,逮捕反叛的共和国领导人,“警察”一角儿的出现令人不禁联想起克里米亚俄军借助当地亲俄势力平定动乱的一幕。
这场演习过后就有了格拉西莫夫提交的那份“混合战争”报告:以政治、经济及人道援助等非军事手段为主,辅之以空军、特种部队及强化信息战等不对称的军事措施,最终达成政治或战略目的。现在看来,那场演习正是俄罗斯检验混合战争、介入叙利亚内战及中东火线的前奏,而格拉西莫夫则充当着“理论急先锋”的角色。在叙利亚的军事实践中,俄军选派包括空天宇航分队、无人机分队、网络战分队、海军陆战队、警戒雷达部队、电子干扰和侦察分队、技侦部队、防空分队、炮兵分队、工程兵分队、运输机部队、直升机分队等空军联队力量,齐集俄空军驻拉塔基亚军事基地,成为一座诸兵种联合作战的集群,其作战指挥直接归属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同时在叙迅速部署最新型“兵力与兵器统一指挥系统”,将俄参战的各军兵种作战单元连接成大型作战网络,实时传输目标侦察、作战指令、战场评估等信息,指挥周期缩短4/5,提高部队战斗力1~1.5倍。结合舆论战、心理战、电子信息战等战争样式,体现出俄军指挥体系的高效与成熟。
正如格拉西莫夫的论文中所言,“这场侵略的组织者却躲藏在幕后,实施这些计划是为了阻止俄罗斯在冲突中协助叙利亚合法政府”。俄罗斯在砥砺了自身混合战应用能力后,介入叙利亚战场,打乱了美国和西方的计划。俄罗斯空天军部队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极具针对性,只对军事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没有给一贯用放大镜看问题的反对者们以任何违反国际人道原则的口实。叙利亚战争的经验表明混合战争同样需要高科技武器,快速精确打击仍然是制胜关键,能够以最小作战编成完成任务的军队是最有效的军队。
2014年,“格拉西莫夫战术”初露锋芒,俄罗斯用闪电战手段收回了克里米亚,让美国和西方大吃一惊。俄罗斯的宣传机器成功鼓动起了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的亲俄情绪——他们对基辅的亲乌克兰官方毫不信任,而且戏称他们为“班杰拉”(乌克兰历史上著名的民族主义者)。俄罗斯派出了总参情报局下属的特种部队“格鲁乌”(所谓的“小绿人”)包围了乌军在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并且在几天内就组织起了一场独立公投,使克里米亚以西方式“民意决定主权归属”手段,“名正言顺”地回归俄罗斯。
当叙利亚内战演变成地区冲突、甚至已经具备了全球性的意义时,当冲突各方的背后站着掌握庞大资源的全球性牌手时,战争将长期持续。因此,尽管美俄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利益诉求和目标,但也只有它们有能力阻止叙利亚战争。美国和俄罗斯联合提出叙利亚停火倡议是现实可行的。俄罗斯空天部队和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行动向美国证明,长期僵持的战争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而如果美国不肯罢手,俄罗斯将继续用混合战争指导自身作战实践,向格拉西莫夫和佐洛塔廖夫描述的那样,“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