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金“织造”的反导雷达天网牢不牢靠?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张雪松责任编辑:李文慧
2017-06-14 11:21

透视美军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中的雷达家族

反导雷达织天网

■张雪松

美军反导雷达家族示意图 上层五幅图分别为: 陆基UHF波段“铺路爪”、陆基X波段AN/TPY-2、陆基L波段“丹麦眼镜蛇”、海基S波段AN/SPY-1、海基X波段雷达。下层左中右分别为:初始段、中段、末段  制图:欧冠豪

 

60年前,世界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成功,苏联的科罗廖夫亮出战斗民族的“大国长剑”;60年后,全球首次模拟实战环境进行的中段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美军导弹防御局局长大出风头。

当世人目光聚焦于美军5月30日试验中拦截弹“动能撞击”不差分毫时,当大家对美军试验中预知各种细节涉嫌“作弊”众说纷纭时,广阔太平洋上的一部部雷达依然低调仰望深空,默默地合力织起一张预警探测“天网”。正是这张大网奠定了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基础,也是该系统成熟度不够的“软肋”所在。

欲穷千里目 “部部要为营”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拦截洲际导弹,要先“看得着”才能“打得到”。要及时发现跟踪和识别来袭的导弹,离不开天基卫星和陆基、海基雷达组成的预警探测体系。其中,作为最关键的传感器之一,美军及其盟友的多部雷达组成的“天网”,基本覆盖可能来袭方向的全部视界:

“大号音箱”——陆基UHF波段“铺路爪”相控阵雷达是雷达网中早期预警的中坚力量。该雷达安装在32米高的建筑物内,外形酷似巨型音箱,探测距离5500千米,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等地部署,并进行了改进升级。

“萨德之眼”——陆基X波段AN/TPY-2雷达。它专为各种弹道导弹而生,在设计之初就专注于远距离探测与多目标识别,探测精度高,可以更好地分辨洲际导弹的弹头是真是假。该雷达既可用于“萨德”系统的末端火控,又可作为中段反导系统的前沿部署雷达,两种模式可转换。日本和土耳其有多部前沿部署型AN/TPY-2雷达,美军在关岛和阿拉斯加部署了“萨德”系统。

“深空之眼”——陆基L波段“丹麦眼镜蛇”大型相控阵雷达,是美军中段反导预警体系的核心传感器之一,布设在阿拉斯加,天线直径有29米,可探测3000千米外的目标,用于导弹防御预警、攻击评估与空间监视,是一名服役近40年的“老兵”,曾进行升级。

“海上巨眼”——海基X波段雷达,此次试验中预警探测的顶梁柱。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远远就可以望见碧波上一个巨大的白色球体。这个直径17.8米、耗资22亿美元的“独眼巨兽”就是美军唯一的海基X波段雷达。这个可远洋航行的巨型相控阵雷达,有效探测距离高达4800千米,几乎可以对靶弹飞行的整个中段进行跟踪;探测精度也极为出色,不仅可以提供火控级的高精度数据,还用于从诱饵中识别出弹头,以及拦截后的杀伤效果评估工作。

“宙斯之眼”——海基S波段AN/SPY-1雷达。这种雷达主要装备“宙斯盾”战舰,用在海基中段反导系统中,但在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一些试验中,美军也曾使用该雷达执行早期预警任务。遍布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及其盟友的“宙斯盾”战舰,加上夏威夷州现有的陆上“宙斯盾”反导测试系统,构成了一套庞大的雷达网络。

“宙斯盾”战舰的AN/SPY-1雷达和陆基AN/TPY-2雷达,获得预先态势情报支持后,可以在导弹助推段和上升段实现早期预警探测和跟踪,为后续探测提供导弹弹道等指示信息;“丹麦眼镜蛇”雷达和太平洋上的海基X波段雷达可探测、跟踪和识别导弹的弹头和诱饵,为拦截弹提供火控数据,指引拦截弹和杀伤飞行器摧毁目标。

陆基加海基,固定加机动,新秀加老兵,本国加盟友,这张“天网”可谓分层部署,取长补短,“部部为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