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只是M4的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M4的短枪管和5.56毫米子弹造成远程威力不足。2009年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的托马斯·埃尔哈特少校在 《提高阿富汗轻武器的威力:夺回步兵的500米》一文中指出,阿富汗美军和塔利班的交战有50%以上在300米以上的距离发生,而M4的有效距离和美军的 标准训练在200米以内。如果以标准的轻步兵连配备,在战斗中,如果交战距离在300米以上,只有6挺7.62毫米M240B机枪、2门60毫米迫击炮、 9枝7.62毫米M14精确步枪可以有效地参加战斗,这只是全连19%的火力,其他81%的火力只能旁观。训练改革已经开始,但M4的短枪管和5.56毫 米子弹依然是一个限制。2006年的联合军种创伤弹道研究指出,理想口径在6.5到7.0毫米之间。这其实不是新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所有军方弹 道研究都指出同一个事实。6.5毫米、6.8毫米新弹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所有弹道研究都表明了新弹药比5.56毫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对于有些成熟技术来说,更好的替代技术存在已久,但没有合适的机会。如果现有装备还有使用价值,就没有必要为了有限的改进而花大钱。但有时“有限的改进” 最后证明是救命的。比如说,悍马是很优秀的轻型越野车辆,但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路边炸弹造成不可接受的杀伤时,美军被迫采用早已证明有效的V形车底的 MRAP。M4已经暴露了高沙环境下的可靠性问题,HK416明显优于M4,但这个“明显”似乎依然没有达到美国陆军的换装底线,即使在追加订货M4的投 资已经和换装相当的情况下。美国陆军以全面换装需要耗资10亿美元为理由,拒绝考虑大规模换装。但2007年的追加总额已经达到5.25亿,在这种情况 下,完全可以考虑部分换装,上前线的部队使用HK416,换防到后方的部队改用M4。美军是有这样的先例的,在从M16刚换装M4的时候,上前线的部队使 用M4,换下来到后方的部队使用M16。从这里起步,以后逐渐全部换装。另一个问题是美国陆军要求现成的大批生产能力,只要有订单,柯尔特可以每月生产 10万枝M4,但其他公司还不能保证这个能力,非5.56毫米口径的弹药更没有大批生产能力。但这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只要有决心,是可以打破这个死结的,问题就是在于缺乏这个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