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战争之变育人才
■李晓辉
欲得良将,先锻良师。要让学员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教员必须紧盯战争之变,研战知战晓战,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第38个教师节。广大军校教员也将拥抱属于自己的节日。
我们常讲,欲得良将,先锻良师。要让学员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教员必须紧盯战争之变,研战知战晓战,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更好地传战争之道、授胜战之技、解打赢之惑。
前不久,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平志伟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他是我军为战育人的先进代表。平志伟经常对身边的年轻同事说:“学员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回去是要用来指挥部队打仗的。教员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追求尽善尽美。”2020年9月,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几天后,平志伟便将纳卡冲突“搬”上课堂,围绕无人化作战对指挥控制的影响展开全面剖析。学员们感叹,“没想到前几天刚刚发生的战例,今天就进入了课堂”。
名师必晓于实战。只有懂实战的教员,才能培养出能打胜仗的人才。为让课堂同战场衔接得更加紧密,一些部队指挥员从指挥岗位转型当教员。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的范进发,就是从博士舰长走向军校讲台的教员。范进发先后在我军最先进的5种型号驱逐舰和护卫舰上担任舰长,是全训合格的护卫舰、驱逐舰舰长,先后率舰出访多国并多次参加我军重大演习。由于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了很多实战化训练成果,范进发的授课深受欢迎,不仅教授学员作战指挥知识,还很好地传授给他们带兵打仗的本领。
10年来,我军为战育人的风向标更加清晰。像平志伟、范进发一样,很多教员让教学活动更加聚焦未来战场,用“战”这根“针”串起人才培养“千条线”。他们深入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基本作战形式,部队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打仗需要什么就教授什么,战争形态演变到哪里就让教学跟进到哪里,立起了新时代军校教员的好样子。今天,一大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高水平战略管理人才正在加速成长,有力推动新时代练兵备战向纵深发展。
事实证明,我军要想走在战争前面,赢得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必须培育大批懂联合、晓实战、会打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对军校教员来说,只有紧跟军事需求、作战要求,坚持为战育人、为战抓教,切实打造好“战争大脑”、锻造出“军中脊梁”,才能进一步壮大军事人才方阵,让学员“从院校直接走向战场”,实现“今天院校讲的”就是“明天战争用的”。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坚持为战育人,重在着眼打赢明天战争育人才。我们将来面对的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是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多域对抗,这对军校教员培养锻造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员教授的作战理念、战法打法、战略战术等还是机械化战争那一套,不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要求,就无法有效供给先进战斗力,胜利就会变得异常艰难。教员只有具备几把“硬刷子”,懂一体化联合作战,懂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懂最新科学技术,懂新域新质作战能力运用,才能培养出未来战争的“明白人”。
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常胜之家,必先悉敌情。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还应着眼制胜强敌育人才。教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打仗本事,还要了解我们的对手,知道与谁打仗,如何克敌制胜。这就要求教员坚持对对手进行精确研究,把准对手的脉搏,真正把破敌之法、制敌之招传授给学员,使培养的人才具备良好的敌情意识,上了战场能知敌料敌、胜敌于先。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无论是去年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还是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关键在人才,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面对我军对新型军事人才的时代呼唤,身为教打仗、塑英才的军校教员,为战育人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广大教员应把教战研战、为战育人作为神圣使命和价值所在,对待今日课堂像对待明天战场一样认真,努力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争需求侧精准对接,为打赢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作者单位:71352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