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张贵田:金牌动力铸造者

来源:中国航天报作者:范丽苏 杨军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2-04-20 11:04

张贵田院士照片。 中国航天报资料图片

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张贵田曾经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功勋奖等很多荣誉和称号。他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提到张贵田,他的学识和品德,令人景仰和敬重。

勇于攻关铸造金牌动力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首次自行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张贵田在国内率先提出再生冷却隔板与液相分区相结合的方法,攻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这一世界性难题,为我国后续相关型号的研制开辟了道路。

张贵田参加并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双向摇摆二次启动常规高空发动机,即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已先后多次成功将风云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送入太空。该发动机还为该型号的重复使用和拓展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带领科研团队曾成功突破了我国第一台高空发动机高空点火重大关键技术,并应用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为增强长征运载火箭能力,跻身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张贵田带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科研人员,仅用14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了助推器发动机和高性能二级发动机,使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不到2.4吨,一跃提升到9.2吨,多次将国内外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航天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张贵田积极跟踪世界液体火箭推进技术先进水平,提出我国应尽早开展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的建议,组织开展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预先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和核心技术,为液氧煤油发动机工程立项和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新一代大推力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使我国的运载火箭动力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实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和探月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技术支撑。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1992年3月22日,对于张贵田及参试队员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考验。

“一分钟准备……”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句“点火”指令的发出,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带着“澳星”的长二捆火箭一级8台发动机同时喷出了橘红色的火焰。突然,震耳的轰鸣声骤然停止,火焰急剧收缩,并逐渐熄灭。长二捆火箭巨大的身躯微微摇晃了一下,并没有腾空而起。

尽管火箭发动机已经关机,但泄漏的燃料和烟雾依然笼罩着整个箭体。业内人士都知道,400多吨重的火箭只靠发射台上的4个支点支撑着。而现在,这4个支点中的3个已经离开了原位,火箭就像一颗巨大的烈性炸弹。如果火箭在地面爆炸,发射场内的设施和人员都将被熊熊烈火吞噬,燃烧将吸去半径6000米内地面的氧气,靠肺呼吸的动物都将窒息。

“快跑啊!”当聚集在附近小山包上的中外记者和现场观看人员明白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时,人们慌乱地向远离发射场的地方跑去……

此刻,张贵田却带领着参试队员逆着四散撤退的人流,冒着生命危险冲向险象环生的火箭,奔向毒气弥漫的发射塔架。此时,携带几百吨推进剂的发动机喷管不断地冒着气 ,现场高温难耐,四氧化二氮的黄烟毒气随时都会引发爆炸……经过张贵田和参试队员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确认发动机没有问题。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张贵田他们捏了一把汗,回到休息室,时任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副部长刘纪原握住张贵田的手说:“我们代表部党组向你们表示感谢。”

事后有人问张贵田,“你想过那时有多危险吗?”他风趣地说:“ 想过,但那是在离开发射现场以后。”

这次发射失利后,沉重的担子落在了张贵田和他带领的全体科研人员的肩头——国家要他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拿出8台火箭发动机。而按照正常的速度,研制生产8台发动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生长于河北大地的张贵田,向领导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我就去学杨继业。”

两个月后,8台高品质火箭发动机按时交付。几个月后,我国长二捆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准确地将“澳星”稳稳地送到预定轨道。由于张贵田在科研工作中敢打硬仗,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松柏精神贵高洁

事业上成就非凡的张贵田院士,在为人做事上也闪现着松柏般的高洁品德。仅看几件小事便可见他的内心世界。

张贵田对航天的情感让他心无旁骛地奉献了一辈子,他这份深深的执著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从小热爱植物和医学的女儿考大学报志愿时,受到了张贵田的“干预”,从不用特权的张贵田行使了一把父亲的“特权”:“还是航天好,报发动机专业吧。”儿子结婚度蜜月,他也“干涉”:“哪里都不用去,带你爱人回趟红光沟吧(中国航天事业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地方之一)。

”他的秘书刚上岗就被他赶到一线:“给我当秘书,首先得把发动机搞明白了,才能协助我工作。”只有到了老伴儿那里,他“放松”了要求:“你是我家属,研究员就别评了,名额还是让给别人吧!”

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却令人对张贵田院士的高尚品德顿生敬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