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基层法纪教育专题片《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解说词(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发布:2022-04-14 06:25:42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基层法纪教育专题片《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解说词(上)

第一节 忠诚·看齐

【解说】

一支军队,挺起脊梁的不仅是武器更是军魂;一名军人,挺起脊梁的不仅是体魄更是忠诚。

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一诞生便与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熔铸于一代代革命军人的血脉灵魂,是人民军队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开启了我们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纪元。

“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创举,把党的领导延伸到最基层、直达每名官兵。

“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全面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从此定了型、有了魂。

【采访】原国防大学副校长 毕京京

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严肃而形象地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无往而不胜的根本保证。

【解说】

90多年来,千千万万革命将士,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历经磨难不改初衷,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人民军队忠于党的精神丰碑。

【解说】

南昌西郊梅岭,青松翠柏之间,方志敏烈士长眠于此。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大义凛然的铿锵誓言,在历史深处久久回响,至今仍直击人们的心灵。

在被捕入狱到英勇就义的190天里,蒋介石亲自布置轮番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国民党反动派多次拿他和妻儿的性命相威胁,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坚定表示“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

是什么力量让他忠贞不渝、宁死不屈?方志敏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我们的信仰,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像方志敏这样,选定了主义,站定了队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不计其数。无论面对敌人高高举起的屠刀,还是名利美色的诱惑考验;无论历经多少次挫折失败,还是多么大的艰难困苦,他们都始终坚守革命气节,决不出卖组织、不出卖同志、不出卖党的任何机密。

丹心昭昭,浩气长存。上海龙华监狱、南京雨花台刑场、上饶集中营、息烽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这一个个让人驻足缅怀的地方,见证着革命先烈至死不渝、永不叛党的忠贞,闪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之光。

【解说】

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红军将士纵横十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创造了气壮山河的人间奇迹,完成了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红一军团侦察科长郑效峰,过赤水河被敌人机枪打中胸部、身受重伤,本可以留在老乡家养伤,但他坚决跟着队伍行军。过雪山时,他身体十分虚弱、几度晕倒,硬是拽着骡子尾巴一步步往上爬。到达延安后,才做手术取出紧挨着心脏的子弹。

红264团政治委员李中权,一家9口参加红军,长征中父亲和两个哥哥相继牺牲,母亲和妹妹过草地时饿死。他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怀着对年幼弟妹的牵挂,毅然决然带着队伍前行。

在这支衣衫褴褛、艰难跋涉的队伍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往哪走、到哪里去,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跟着队伍走,跟着党中央、毛主席走,就能走出困境绝境、走向光明未来。正是这种“跟着走”的忠诚和坚定,让血肉之躯有了超越生理极限、战胜千难万险的强大力量。

【解说】

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一次次的调整、整编和改革,从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精兵简政,到解放战争时期全军统一整编,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调整体制编制,每一次都见证了革命军人坚决听党指挥的高度自觉。

广大官兵把党的号令作为最高命令,撤并降改,哪里需要哪里去;千里移防,打起背包就出发;退役转业,即使有再多不舍也坚决服从安排……以满格的忠诚度和强大的执行力,向党交出了合格答卷。

改革大考,归根结底是政治上的大考,考的是看齐追随的政治忠诚,考的是服从大局的党性觉悟,考的是听令景从的纪律自觉。不同的年代,相同的选择。“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什么,党指向哪里就坚决打到哪里”,这是一代代官兵用坚定态度和实际行动书写的对党绝对忠诚。

【解说】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坚决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忠诚看齐始终是革命军人的第一政治品格、第一政治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推动党、国家和军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事实雄辩地证明,有习主席这个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领航掌舵,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最根本的就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解说】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我军作为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维护者捍卫者,历来是敌对势力腐蚀拉拢的重点对象。广大官兵始终面临严峻而现实的考验。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名同志必须作出的坚定而响亮的回答。

【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解说】

1963年,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雷锋依然是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

【雷锋日记诵读】

“是党给了我的生命,是党给了我的幸福,是党给了我的一切。”

“对党有利的话有益的事,我要多说,多做,对党不利的话,没有益的事,我坚决不说,不做。”

【解说】

这些质朴的话语,是雷锋写在日记中的心声,浸透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刘正斌

雷锋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把毛主席著作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如饥似渴地学习。

【解说】

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就能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让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陆军某部“大功三连”发扬“煤油灯下学毛著”的光荣传统,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作为建连之魂、育人之本,连队全面发展、官兵个个进步。他们的一条最根本经验是“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

【解说】

最是深情励军心,丹心永向领航人。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成为激荡在座座军营的时代最强音。从北国边疆到南海岛礁,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广大官兵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在奋斗强军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火热青春、书写绚丽篇章。

第二节 集中·统一

【解说】

一个有力量的政党,必定是团结统一的政党;一支能打赢的军队,必定是律令如山的军队。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政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赋予了人民军队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这种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上,体现在党对军队实施领导的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上。

——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统御于军委主席。

——处于中间环节的是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确保党的决策指示在部队贯彻落实,为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重要支撑。

——位于基层末端的是支部建在连上,确保党指挥枪的原则在基层落地生根,每一名官兵都在党组织的直接掌握之中。

这一整套制度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结构与军队体制编制的有机结合,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制度保证,确保了人民军队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

90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军人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自觉接受信仰贯注、革命淬炼,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印刻于心、见之于行,以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成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战斗集体。

【解说】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川西水草地,部队面临饥饿、寒冷、敌人袭击的生死考验,一些同志负伤掉队,孤身奋战、濒临绝境。红三连副连长李玉胜陆续将28名伤病员收拢起来,召集其中的共产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大家凝聚在这个特殊的“草地党支部”周围,拧成一股绳,相互搀扶、相互鼓劲,最终走出茫茫草地,汇入革命的洪流。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孟祥青

“草地党支部”的建立,它就像寒夜中点燃的熊熊篝火,给了大家温暖和力量,因为在红军将士的心目中,支部在就等于“主心骨”在,只要铁心跟党走跟着支部走,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过不去的雪山草地。

【解说】

革命战争年代,一支部队哪怕打到只剩下几个人,也要把组织建立起来、战斗到底;一个人与组织失去联系,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要千方百计、百折不挠地回到组织怀抱。草地党支部、狱中党支部、坑道党支部……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生动展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见证了革命将士与组织紧密相连、生死相依的坚韧执着。

【解说】

这份微微泛黄的《历史思想自传》,是八路军老战士周智夫写给组织的汇报材料:“当民兵时,村里捐献的粮食,暂存我家,被家私用了五升,后来知道也不汇报”“进入战斗,枪还未打响前,思想似有点害怕”……朴实的话语,真实记录着他的思想历程,没有丝毫掩饰和隐瞒。

离休后,周智夫依旧本色不改,连续36年向组织写思想汇报,每次组织生活都主动报告个人思想、学习和家庭情况。病危之际,还一次性交纳“特别党费”12万元。

从峥嵘岁月中走过来的老同志,经过长期严格的淬炼洗礼,忠诚坦荡内化为一种党性自觉,老实规矩已成为一种行为自律。在他们心中,个人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对待党就像对待母亲一样,知心的话儿敞开说,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不管什么事项,都主动如实向组织请示报告;不管有无监督,都始终恪守纪律规矩。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解说】

忠诚老实彰显党性、体现品行,无论什么时候,革命军人都始终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表里如一。

【解说】

在人民军队英模方阵中,有一个伟大的战士张思德。无论组织安排当通信员、警卫员,还是开荒种地、烧木炭,他都坚决服从、毫无怨言。

1944年初,张思德从中央警卫团被派到安塞县烧木炭。烧木炭的活又苦又累又危险,他认为“干啥都是革命工作”“党叫干啥就干好啥”,主动承担打窑、装窑、烧窑、出窑等难度最大的工作,每次都超额完成组织定下的指标任务。9月5日,张思德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

毛泽东闻讯十分悲痛,亲自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一名普通的战士,牺牲在炭窑里,化作一颗革命的种子,升华出一种伟大的精神。从此,张思德这个名字,与我们党、我们军队紧紧连在一起,成为践行党和军队性质宗旨的精神象征。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什么紧急就干什么,没有分内分外。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精简人员,许多干部充实到一线,拿短枪的扛起长枪,指挥员变成战斗员。解放战争时期,炮兵、工兵、装甲兵部队组建扩建,官兵听从号令,迅速转换岗位,边学习、边训练、边投入战斗……一代代官兵把相信组织、服从组织视为生命,让去哪就去哪,让干啥就干啥,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支撑起革命事业的巍巍大厦。

【解说】

习主席深刻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我们党栉风沐雨、历经坎坷,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组织严密是重要保证。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强军征程上,必须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维护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四个服从”,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解说】

组织是个人的集合,个人是组织的细胞。对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来说,必须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决不允许我行我素、游离于组织之外。

长征途中,周恩来问他的警卫员、党小组长魏国禄,为什么很长时间没开党小组会议?魏国禄回答说,党小组会议开过了,看到首长忙,就没有通知。周恩来严肃地说,那怎么能行?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个党性问题。

【解说】

我们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是“四个服从”,其中第一条就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这不仅是对全体党员的纪律约束,也是对革命军人的政治要求。

【采访】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大校处长 陈海飞

部队任何一级党组织的决定,其实都是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的具体贯彻,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代表了集体的意志。服从组织决定,实际上是遵从多数人的意见,维护全局利益,维护团结统一。

【解说】

革命军人讲服从,是自觉自愿的服从,对组织决定发自内心地拥护支持;是无条件的服从,在生死和利益考验面前坚决摒弃个人私心杂念;是积极主动的服从,千方百计创造性地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

【解说】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置于组织之中才能最有力量。广大官兵不断强化组织观念、加强党性锻炼,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自觉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行动和战斗,向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行!

第三节 精武·打赢

【解说】

军队存在为打仗,用胜利为和平奠基,是对使命最有力的回答;军人生来为战胜,用战火给生命着色,是对荣誉最崇高的诠释。

我军在战火硝烟中诞生、从战争风云中走来。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之所在、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

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虽然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人民军队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

这支军队始终为党和人民而战,无论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抢险救灾的一线,都冲锋在前、战斗到底。

这支军队时刻准备打仗,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临战状态,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这支军队以能征善战闻名于世,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建立了伟大历史功勋。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赶走了穷凶极恶的外国侵略者,打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江山,捍卫了祖国万里边疆和辽阔海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战无不胜的军队,必定拥有英勇善战的军人。90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军人牢记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时刻准备战斗,苦练杀敌本领,跨越一道道生死难关,历经一次次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塑造了威武之师、胜利之师无与伦比的精神气质。

【解说】

这个举着马灯研究地图的指挥员,是我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粟裕。1949年2月,粟裕率部南下筹建渡江战役指挥所。到达预定地域已是深夜,他当即要求将长江地区军用地图挂到墙上。一路征途劳顿,有同志劝他先休息,他摆摆手:“再晚也要把地图挂起来”。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王志军

粟裕大将终其一生都思战研战,随身常带四件“宝”:枪、地图、指北针、望远镜,最大的爱好是观地形、看地图。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依然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习惯,每晚就寝前都会将衣服鞋袜仔细地放好,一旦有事能随手摸到。甚至在生命垂危之际,他依然按军人的要求,让人把衬衣、毛衣整整齐齐地扎进裤腰。

【解说】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革命军人,不管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一兵,备战打仗的思想深深融入血液中。他们为战而生、闻战则喜,说起经典的战例如数家珍,琢磨打仗的事情废寝忘食,看到练兵的场景热血沸腾,最想接到的命令就是出征的号令,最想听到的声音就是冲锋的号声。

正是无数官兵始终把自己置于战争之中,与打仗融为一体,时刻保持临战的状态和战斗的姿态,我军才能在与强敌的较量中把握主动、赢得胜利。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眼睛始终盯着敌人,肩上始终扛着责任,时刻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这是革命军人的天职和本分。

【解说】

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式U-2型侦察机被我军击落的新闻震惊世界。这款侦察机被称为“空中霸王”,飞行高度达23000米,多次深入我战略纵深侦察,气焰十分嚣张。

成立不久的空军导弹部队奉命歼敌,时任地空导弹兵第二营营长岳振华,带领全营官兵在江西南昌设伏,一举击落敌机,打破了U-2型侦察机从未被打下的神话。之后,他们又探索创造出以压缩开天线距离、快速战斗操作为要义的“近快战法”。运用这种战法,人民空军又先后击落敌机4架,从此U-2飞机再也不敢来犯。

二营被授予“英雄营”荣誉称号,全营官兵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歌曲】《说打就打》

“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瞄得准来投呀投得远,上起了刺刀让他心胆寒……”

【解说】

剑不如人,剑法高于人。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到夜战、近战、坑道战,一个个灵活管用的战法,见证了官兵的鲜活创造。从抗战时期军事整训,到解放后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一次次如火如荼的练兵活动,催生出一大批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夜袭阳明堡”“奇袭白虎团”,一场场出奇制胜的经典战斗,彰显了蕴藏在官兵身上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解说】

“放心吧妈妈/我已经读懂了‘战士’的含义/当还击侵略者的炮声震撼大地/妈妈,请你不要把孩儿惦记/不付出代价怎能得到胜利/战士的决心早已溶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

这是原步兵118团战士王建川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诀别诗,字里行间浸透着革命军人视死如归的毅然决然。1984年4月,在边境自卫作战中,王建川英勇顽强、冲锋在前,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践行了“宁上前一步死,不后退半步生”的铮铮誓言。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革命军人的血性胆魄。

【采访】陆军装甲兵学院教授 满开宏

翻开我军历史,“刘老庄连”82名官兵阻击上千日伪军,无一退却,全部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弹尽路绝,宁死不屈跳下数十丈深悬崖;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焚身岿然不动,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枪眼……无数革命战士不怕牺牲、血战到底,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解说】

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革命军人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催生出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歌曲】《强军战歌》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

【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军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强力回归,部队实战化练兵热潮激荡奔涌,官兵胜战追求、血性胆气极大焕发,能打仗、打胜仗成为响彻军营的时代最强音。

2014年初,海军372潜艇在战备拉动中,突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近百米,随时可能艇毁人亡。在最危急最关键的3分钟内,指挥员迅即下达30多个口令,官兵凭肢体记忆“盲操”500多个动作,创造了世界上首次“断崖”自救的奇迹。

【解说】

兵可以百日无战,决不可一日不练;平时训练抓得紧,战时才能打得赢。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就要牢固立起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练兵不懈怠、备战不松劲、打仗不怕死,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是戍边官兵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守护人民安宁的铿锵誓言。“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一等功臣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彰显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和昂扬风貌,铸就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解说】

军事手段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保底手段,打赢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能力。

面对强军胜战的时代大考,广大官兵始终不忘当兵打仗的根本职能,始终绷紧准备打仗的战备之弦,始终贯彻练兵打仗的实战要求,练强指挥能力,练好战斗本领,练硬战斗作风,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确保一声令下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第四节 担当·有为

【解说】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革命军人一往无前;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军队使命如山。

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革命的担当铸就伟大的辉煌,英雄的热血谱写壮丽的华章。

——这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我担当,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担当,敢打硬仗、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越是艰险越向前。

——这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担当,扎根岗位埋头苦干,一辈子默默无闻也心甘情愿。

90多年来,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担负什么任务,革命军人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用担当诠释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苦就坚守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

【解说】

“为了新中国,冲啊!”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前的一声高呼,至今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桥形暗堡的猛烈火力压制,无法前行。

【采访】董存瑞生前战友 陈抟九

这个时候,就听见我们后头有人喊:“连长,让我去炸掉它,任务交给我。”我们回头一看,董存瑞。

【解说】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冒着密集弹雨冲向暗堡。看到暗堡距离地面过高,桥台无法放置炸药包。董存瑞毅然站立在桥下,战争史上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出现了。

【采访】董存瑞生前战友 陈抟九

拿左手一推,他顶到那个桥柱子上,不仅看得清楚,听声音也很大,也听着了,“连长,冲啊”。只看大桥炸起的木头块子石头块子土石灰原木,飞了有十几米高,董存瑞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解说】

重大关头、危急时刻,最需要担当,也最检验担当。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在边境维权的斗争中,在反恐处突的最前沿,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革命军人始终视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再难不惧难,再险不怕险,挺立像一座山,倒下也是一道梁。

飞身拦惊马舍身救列车的爱民模范欧阳海,为保护战友身负重伤、光荣牺牲的模范干部苏宁,累死在抗洪一线的英雄战士李向群,为人民海军航母舰载机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强军先锋张超,面对危险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英雄杜富国……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个个革命将士用铁血豪情书写了忠诚、无畏和担当。

【解说】

在我党我军通信事业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代号为“木匠”的传奇人物,他仅读了4年小学,却凭着一腔热血、一股钻劲,从一个木工学徒成长为杰出的电信专家,这个人就是涂作潮。

1928年,为掌握革命工作亟需的无线电技术,涂作潮远赴苏联刻苦求学,回国后主动辞去无线电总队政委职务,潜心研究。他靠着一把克丝钳、一把扳手和几把螺丝刀,组装、维修了我军第一批电台,使红军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抗战时期,他创造性地把收音机改装成无线收报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谍报无线电,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先辈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爱学习、能吃苦、肯钻研,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硬是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红军战士曹祥仁,刻苦练就一手报务绝活,曾同时侦听破译敌军5部电台,为反“围剿”作战立下大功。抗日自卫队战士王来法,痴迷地雷战技术和战法,成功研制出20余种地雷,成为赫赫有名的“地雷大王”。华东野战军神枪手魏来国,苦练射击技术,在一次阻击战中,以120发子弹毙伤敌军110人。志愿军空军王海大队,凭借“空中拼刺刀”精神和过硬的技战术,击落击伤美机29架,创造了空战史上的奇迹……

小岗位连着大事业。一代代革命军人把全部心思和精力贯注于本职,把各项工作做到极致,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解说】

这里是祖国的黄海前哨开山岛。只为了一句“我答应过组织来守岛”的诺言,海防民兵王继才在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孤岛上一守就是32年。

1986年7月,王继才经组织批准,成为开山岛第五任守岛人。他和妻子以岛为家,每天升国旗,按时巡逻、值班、观察气象、引导过往船只,国旗更换了200多面,海防日志记了40多本,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岛上长时间没有淡水、没有电、没有新鲜时蔬、没有其他人居住,他与天斗、与蚊虫斗、与风浪斗,从未打过“退堂鼓”。2019年9月,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像王继才一样,无数官兵长期驻守雪域高原、海岛边陲、大漠戈壁,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祖国和人民安宁。

【歌曲】《什么也不说》

“什么也不说,胸中有团火,一颗滚烫的心哪,暖得这钢枪热……”

【解说】

驻地海拔最高的岗巴营官兵,扎根生命禁区、挑战生理极限,坚守着“不把主权守丢了、不把领土守小了”的庄严承诺;中建岛守备营官兵,长期驻守高温、高湿、高盐、多台风的西沙群岛最南端,践行着“人在礁在国旗在”的铮铮誓言;藏身大山之中的“东风第一旅”官兵,以山石为伴、与寂寞为伍,默默守护着大国重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官兵,在大漠深处战酷暑、斗风沙,精心护卫着导弹卫星的“通天之路”……

因为担当,所以坚守。无论环境多恶劣、条件多艰苦,无数革命军人始终像钉子一样铆在岗位上,“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以执着奉献矗立起一座座无言的丰碑。

【解说】

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工程院院士。他坚守罗布泊52年,参与了我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一辈子为铸就祖国核盾战斗不息。2012年5月,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他拒绝手术和化疗,忍着病痛不让自己躺下。

【同期声】林俊德

坐着休息,躺下就起不来了。

【解说】

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林俊德把病房当作决战的疆场,与死神争分夺秒,整理移交了用毕生心血积累的3万份科研资料,完成了一名革命战士的最后冲锋。

【解说】

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武汉。统帅一声令下,部队迅即行动,全力投入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数百名官兵,星夜驰援武汉。

【采访】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张西京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是军人,就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挺身而出。

【解说】

在这场生命大救援中,人民军队先后派出4000多名医护人员列阵武汉、昼夜奋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汇聚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钢铁洪流。

“不负重托、决战决胜”“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这是战疫一线官兵对使命的有力回答,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担当。

【解说】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

行进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上,唯有保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激情干劲,拿出攻坚克难、敢于斗争的坚韧勇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责任编辑:郭妍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