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第12个世界航天日。
这一天,地球如常转动,人们抬头望向天空之外,目光汇聚于浩瀚太空。
61年前的这一天,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1小时48分钟,完成世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类从此开启太空时代。
61年后的这一天,《人民日报》发起了“160秒混剪中国航天大事记”微博话题,网友们纷纷为中国航天的壮阔步伐震撼动容,一条满溢着欣喜与期待的评论赫然弹出——“我们的‘太空出差三人组’就要回来啦!”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开启了长达6个月、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此刻,在距地球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中国空间站依然围绕着这颗令人迷醉的蔚蓝色星球平稳飞行。在过去的6个月里,多少个白天或黑夜,我们将目光投向天际,寻找太空中的“中国家园”,它搭载着3名航天员一次次在地球上空飞过。
眨眼间,6个月过去了。两次出舱,两次太空授课,首次天宫画展,太空迎新年、过春节、度元宵……回望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的日子,足够漫长,也足够精彩。
每一个幸福的时刻、每一个瞩目的瞬间,都印刻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的自信步伐,昭示着人类探索宇宙的美好未来。
在太空“出差”的日子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时 光
一个个生日像是一个个特殊刻度,标记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前行步伐
首都北京,春风拂开满城的繁花绿柳,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
4月8日,鬓发苍苍的孙家栋院士,在家中度过了93岁生日。又长了一岁的“90后”老院士坐在沙发上,笑呵呵地问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前来探望的代表:“‘神十三’航天员们快回来了吧?”
6个月,一晃而过。
半年前,就在孙家栋院士无比熟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当年放飞“东方红”卫星的那片戈壁深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开启了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2021年10月,出征前6天,指令长翟志刚度过了55岁生日。
这是翟志刚第二次作为指令长出征太空。2008年的“神七”任务,他在茫茫太空迈出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时隔13年,翟志刚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太空行走,又一次将足迹印在浩瀚宇宙。
巧合的是,2021年10月16日,出征当日,正是叶光富的母亲刘绍林68岁生日。
夜幕笼罩的圆梦园,叶光富身着航天服冲着人群挥手致意。1000多公里外的四川成都,母亲刘绍林正穿着一身黑底红纹的衣裳被亲朋围在中央,隔着电视屏幕注视儿子的身影。
看到火箭发射升空的一刹那,老人忍不住泪水盈眶:儿子能飞上太空,能平安顺利地完成任务,就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2021年11月9日,3名航天员进驻“天宫”24天后,与空间站相隔400公里左右的地球上,王亚平的女儿迎来了6岁生日。
空间站里,王亚平在睡眠舱的舷窗旁贴了许多合影。照片上,女儿的脸庞稚嫩可爱。人们还记得,那个在出征当日挥手送别王亚平,一句句喊着“妈妈加油”的小女孩。临别前,她嘱咐妈妈要“摘很多星星”回来,送给她的同学们。
生日那天,女儿穿上了一年前和妈妈过生日时穿过的粉色连衣裙,就像妈妈还陪着自己一样。透过视频连线,她收到了400公里外的王亚平从太空送来的生日祝福。
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度过了一个简单而温馨的生日。
转眼来到2022年1月,王亚平带着水蓝色的生日帽,和空间站里的两位战友笑容灿烂地拍下了一张合影。她在空间站度过了42岁生日。
此时,6个月的太空之旅已经过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系列新纪录。1月15日,王亚平在太空工作累计超过100天,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
时间,会让人老去。时间,也让事业不朽。
它在一代代航天人的身上刻下了记号。一个个生日像是一个个特殊刻度,标记着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前行步伐。
曾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孙家栋扶着助行的推车在阳光下散步时,60后翟志刚与80后王亚平、叶光富正飘浮在失重的太空,随着空间站飞快地从地球上空飞过。
2020年4月23日,习主席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说: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
在那封回信中,习主席激励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跨越时空,梦想交相呼应。65年前,莫斯科大学的礼堂里,28岁的孙家栋坐在台下,满怀热忱地聆听着毛主席对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实习生的深情演讲——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从“东方红”卫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燃烧青春,一代代航天人的青春接力,才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才能让航天员在太空经历如此多意义非凡的时刻。
梦 想
好奇与想象的种子,注定将成长为承载梦想的参天大树
8年之后,王亚平再次作为太空教师,站在更加宽敞明亮的中国空间站里,讲出那句“欢迎来到天宫课堂”。
8年前聆听过第一次太空授课的白雪,如今正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园里,攻读航天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8年前还在读高二的张舒琪,被那次太空授课点燃了对航天的热爱,成了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和身边的同事日夜守护着空间站里的航天员。
与8年前一样,王楠认真观看了整场授课直播。不过,再次回到太空课堂的她,已经从一名高中物理课代表,成长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设计师。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左)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伴随着王亚平熟悉温柔的声音,“天宫课堂”再次开讲。作为课堂的中国空间站,正“悬浮”于浩瀚星海和蔚蓝星球之间,以大约23倍于音速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
这里是最奇妙的实验室。在这里,每天要经历16次日出日落;在这里,人类有机会发现全新的科学依据;在这里,星辰大海的梦想不再遥远。
陀螺演示、单摆运动展示、水膜演示、水球演示……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
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再次唤醒了大家对宇宙的奇思妙想。
王亚平跟女儿一同折叠的纸花,在水膜上徐徐绽放;泡腾片翻腾的气泡,在蓝色水球中疯狂跳跃;液桥在空中相连,一头牵系着满眼求知的孩子,一头牵系着宇宙星辰的谜题。
时隔8年,这些奇妙的课程实验,不知又在多少稚嫩的心灵中悄然播下好奇与想象的种子。这些种子,注定将成长为承载梦想的参天大树。
2022年的第一天,3名航天员在“太空家园”里举办了一次特殊画展。画展上20余幅画的作者,是来自华夏大地11个中西部省份的青少年——新疆可可托海、四川大凉山、湖南十八洞村……
镜头扫过一幅幅画作,它们色彩明亮,线条灵动,充斥着飞扬的幻想与活跃的创造。作为“画展”解说员,王亚平用温和的声音,依次念出了小画家们的名字和家乡。
出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李华军,画了一架书写着“中国航天”4个大字的飞船。它载着航天员飞向太空,外星球的朋友正在迎接他们。
来自西藏的逸龙玉珠,则画下了穿着民族服装的孩子们在草地上载歌载舞,庆祝飞船、空间站和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进行太空行走的中国航天员、宇宙中飞翔的中国高铁、飞船上飞扬的五星红旗……地上的小画家们仰望星空,用稚嫩的笔触画出了充满创意的想象和满怀期待的未来。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我们最喜欢您的这句话,因为它在我们心中埋下了追求科学、探索真理的种子。”空间站的第一次太空授课不久后,北京四中的同学们给身在太空的王亚平“投递”了一封信。
学生们或许不知道,王亚平的飞天梦,也是在2003年杨利伟飞天时种下的。
当年,23岁的王亚平坐在电视机前,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瞬间,她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杨利伟飞天点燃了王亚平的太空梦,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又引发无数学生对航天的向往。这,正是梦想的接力。
“我相信,只要同学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第二次“天宫课堂”结束几天后,王亚平在给北京四中同学们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脚 步
每一次飞天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每一次跨越都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度
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指令长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
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完成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工作。其间,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画面。
第一次成功出舱后,神舟十三号乘组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感觉良好”乘组。
这一天,是2021年11月7日。距离翟志刚上一次太空之旅,已经过去了13年。
2008年9月27日,指令长翟志刚第一次跨出舱门,在浩瀚宇宙迈出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那一次,他“走”了19分35秒,跨过了9165千米,成了当时中国“走得最快”的人。
当翟志刚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一个以中文为词根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在世界各地的报道中频繁出现。这个诞生不久、专门指代中国航天员的单词被西方收录进主流英文辞典,折射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
13年后,在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翟志刚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次、第三次太空出舱,分别与王亚平和叶光富合作,累计时间超过12小时。
也是从2021年11月7日起,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成功出舱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今时今日,当中国建设起自己的“太空家园”,太空行走成了中国航天员的必备技能。茫茫太空中,航天员的每一步,都蕴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脉搏。
从通过航天员选拔,到成功飞上太空,王亚平花了3年;从飞上太空再到迈出舱门“漫步”,王亚平又花了8年。如今,这位80后女航天员,已经成为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
当年,翟志刚的母亲靠卖瓜子供他读书,王亚平来自一座种樱桃的小山村,叶光富靠母亲种桑树苗供养长大。这些从平凡家庭走出来的飞天英雄,前进的每一程、取得的每一点收获,都来自中国航天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来自这个伟大时代的鼎力托举。
2021年12月26日,航天员翟志刚、叶光富再次成功出舱。漆寂如永夜的舱外,天和核心舱的全景相机记录下了一次“宇宙级同框”——在两位航天员背后,地球缓缓转动,缥缈的云气笼罩着蔚蓝的星球表面,航天员们沿着地中海一路掠过红海,随后逐渐越过晨昏线。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从太空望去,地球静谧而美丽。夜晚,陆地上的灯光亮起,宛如璀璨的满天繁星;清晨,太阳从眼前升起,光芒万丈。宇宙无垠,属于人类的美永久流传。
探索太空,中国无疑是后来者,但我们的脚步一直无比坚定。
从1992年到2022年,30年峥嵘路。
中国载人航天从“神五”“神六”“神七”,到“神十二”“神十三”,从“单人单天”“多人多天”“太空漫步”,再到建立温暖的“太空家园”……
杨利伟第一次天地往返,翟志刚第一次出舱行走,刘旺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王亚平第一次太空授课,景海鹏和陈冬第一次中期驻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第一次进入天和核心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第一次百日驻留……
每一次飞天都是一次新的跨越,每一次跨越都记录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高度。
天路九重,中国跨越,世界惊叹。有外媒评价:“短短几十年,中国已经从航天领域的‘新手’晋升到‘大师’,这简直是个奇迹。”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展示奥运五环。
家 园
再没有哪个瞬间,能比此刻更好地阐释“天上一个家园,地上一个家园”的含义
冬去春来,空间站中察觉不出四季轮换,航天员们辞别了半年的家乡,已然是生命萌发的季节。
翟志刚的老家黑龙江省龙江县冰消雪融,广袤的黑土地早已复苏,准备开启忙碌的春耕。
四川成都,写在叶光富太空菜谱里的竹笋钻破了土壤,露出碧绿的外衣。
王亚平的老家山东烟台,正值苹果开花的季节,漫山的苹果花簇簇盛放。空间站里,她在太空中握住的苹果,正是在这片花海中生长和成熟。
元旦,春节,元宵……3名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度过这么多特殊的节日。虽然远在天外,他们与这片热爱的土地紧紧相连。
新年第一天,空间站迎来2022年的第一道曙光。“我们的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习主席的新年贺词,让“太空出差三人组”迅速登上热搜。
春节前夕,3名航天员打开了封存的新春饰品,开始装扮“太空家园”。中国结、福字和航天员的卡通贴纸……一样样挂满空间站的每一个角落。没有重力的太空里,中国结的红穗子无风自动,根根丝线在空中自由摇摆。
此时此刻,神州大地上,无数中华儿女也跟他们一样,热热闹闹地打扫装点着居所,迎接中国传统节日的到来。
除夕之夜,3个人换上了点缀着红色的喜庆新衣,打开了专属年夜的饺子大餐,有白菜猪肉馅、鲅鱼馅和黄花菜馅。晚上7时30分,高速飞行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王亚平拍下了灯火璀璨的神州大地。从夜幕中望去,北京、天津等都市,犹如璀璨星河,温暖而夺目。
“这是我们第一次从太空视角看除夕夜的中国。”王亚平说。那片光点之中,许许多多家庭正在灯火下相聚团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手控遥操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虎年的第一道钟声敲响,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与央视春晚连线,向祖国人民祝福新春。亿万国人的目光投向装饰得喜庆红火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们举着春联和福字,身后贴着他们泼墨书写的“国泰民安”和“盛世中华”。
再没有哪个瞬间,能比此刻更好地阐释“天上一个家园,地上一个家园”的含义。
翟志刚挥毫落纸,写下飘逸的书法;叶光富吹奏葫芦丝,响起悠扬的曲调;王亚平拿出古筝,弹了一曲《茉莉花》……从春节到元宵,中国航天员在世界瞩目的高度,向全球展示了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冬奥会开幕,王亚平用化学反应“变”出奥运五环,第二次太空授课借用“冰墩墩”做太空抛物实验,3名航天员也通过空间站的转播关注着比赛。
天上与地上,“太空家园”与冰雪赛场,此时此刻,世界从不同的窗口,认识了今日中国。
天上一个家园,地上一个家园。当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祖国怀抱,中国空间站正等待着下一批家人的到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