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村里“探亲迷路”
——记者随辽宁省营口军分区干部赴帮扶村走访见闻
■王洪利 杨 龙 中国国防报记者 范奇飞
中国国防报记者范奇飞(左一)与辽宁省营口军分区帮扶工作队在冯家堡村与村民一起蒸黏豆包,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纪胜强摄
“在这儿拐弯!”“不对吧?我记得进村的下道口有个垃圾池。”“齐干事,你确定是这条路吗?两边怎么一下子种了这么多树”……
1月13日,农历腊月十一,记者随辽宁省营口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齐亮带队的慰问小组到定点帮扶的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冯家堡村“走亲戚”。一路上,军分区的司机蒋赞不停向齐亮提出疑问。当记者一行到达目的地时,蒋赞有些不好意思:“变化太大了,垃圾池没了,树多了,路平了,一段时间没来我找不到路了……”
帮扶6年来,村子年年都有大变化,这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让冯家堡村旧貌换新颜。
村子变了样子,但村民的质朴可没变。车刚开进村委会,村支书刘莹就迎了出来。这是一位干练爽快的女干部,走路带风,还没寒暄两句,就开始了一段连珠炮似的“工作汇报”:“我听了你的建议又了解了一下光伏发电,感觉确实不能盲目上马,得多考察几家。然后,我又想到了之前去丹东参观新农业种植大棚,人家种刺嫩芽当盆景卖,价值上百块,我得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在我们村也推广……”
见记者一脸疑惑,齐亮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微信聊天记录。
刘莹:“我们想搞光伏发电,增加村集体收入。”
齐亮:“要慎重,再调研一下。你们村厉中会搞的冬枣种植技术比较成熟了,要不干脆把这个作为村集体投资产业?”
刘莹:“不行。今年夏天风灾、10月冰雹、11月大雪,大棚是常坏常修。如果就我自己干,有点损失也能承受住,可带着大伙儿一起干,我可不敢。”
齐亮:“自然灾害是一时的,不会总这样不是?总的来说,发展大棚种植产业,投入不高、销路有保证,还是有赚头的。”
……
翻看聊天记录,这样你来我往的讨论还有不少。齐亮笑言:“我们就是在‘争执’中渐渐把准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规划出正确路线!”
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既是父老乡亲的真切期盼,也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了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营口军分区党委结合对口帮扶村的实际,制定工作规划。他们指定专人每月至少与村“两委”进行一次工作对接,持续关注已脱贫人员的政策落实情况,突出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防止返贫致贫。军地干部群众群策群力,谋划特色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冯家堡村‘大红袍李子’项目进入5年结果期,军分区还需要加大和相关部门沟通力度,建议开展‘大红袍李子节’等活动,组织本地主播培训、提升‘带货’能力……”回访冯家堡村的军分区、人武部工作人员一路走一路记,在扶贫工作记录本上,一项项关于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促进标准化生产的具体工作计划罗列其中。透过字里行间,记者仿佛听到乡村振兴响亮的冲锋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