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红色星火的人民力量——大别山走出两支红军队伍的历史启示

来源:新华社作者:宋振远、徐海波、孙少龙、王若辰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1-10-17 14:51

周家姆让大儿子王政道换上王树声的衣服,被敌人捆走。王树声脱离了险境,王政道却牺牲了。悲痛欲绝的周家姆又将其他三个儿子相继送进了红军队伍。

几年后,已是红军师长的王树声回家探望,扑通跪在了周家姆面前,热泪盈眶地说:“干娘,您不只是我的干娘,也是我们红军的干娘啊!有了您这样的娘,我们红军才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啊。”

正因为有无数像周家姆一样的人民的支持,红军才日渐壮大,不断夺取胜利。出发时总兵力只有2980余人的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兵力达到3400多人,这还不包括留在鄂豫陕根据地的红74师等部队。

红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劳苦人民翻身解放,被老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弟兵,被称为“菩萨兵”。关键时候,人民群众纷纷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儿子”交给红军、交给共产党。

今年81岁的湖北省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干部史瑞林,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开国上将陈再道1987年接受他采访时,深情地讲述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

陈再道带领部队准备踏过若尔盖草地时,周边老百姓闻讯纷纷赶来告知:“这是死亡之地,踏进一个死一个。”陈再道带领士兵走访周边村庄,问计百姓。

“要弓着腰”“慢慢走”“拉开距离”“带个木棍探路”……老百姓献上一条条“亲身经验”,还自发送来许多竹竿、木棍和干粮。最终,依靠这些“避险妙计”,全团全部通过,没有一例伤亡。

同样得益于老百姓的帮助,陈再道将军治好了不少官兵的伤病,率部三过雪山草地,策应红二方面军北上,为长征胜利会师做出了重要贡献。

血浓于水。人民军队,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一路与人民群众结下生死情谊,一路攻坚克难、发展壮大,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光荣和壮烈的远征。

艰苦卓绝:十四万英烈谱写红色史诗

戴雪舫、戴先伯、戴先诚、戴先治、戴克敏、戴华堂……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长长的“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按姓氏笔画写着密密麻麻的14万个名字,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是兄弟,是父子,是叔侄,甚至是姐妹或母女。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戴克敏,21岁时参与领导黄麻起义,随后创建了柴山堡根据地和红三十一师,26岁时为革命牺牲。戴家一门忠烈,全家有14人参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献身,2人病逝在工作岗位,仅有戴克敏胞妹戴觉敏幸存。

这样的革命家庭,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有很多。

有一组数据,令人肃然起敬:在红四方面军的序列里,曾经每3名红军战士中就有1名是红安人,每牺牲的4名红军英烈中就有1名是红安籍。

有一种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在大别山区,仅红安县就有14万人参加革命英勇献身,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22552人,而更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的英魂融进了红旗,融进了党徽,融进了这片土地永不会磨灭的民族精神里。

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片红色的大地,由烈士的鲜血染就,由英雄儿女的丹心铸成。

面对黑色的死亡,大别山儿女没有退缩。红旗在这里树起来、扎下根,就不曾倒下。

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分散在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伤病员集中起来,重建红二十五军,吴焕先任军长。“鄂豫皖根据地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丢,大别山的红旗不能倒!”因为革命,吴焕先的家遭土豪劣绅血洗,幸存下来的母亲和妻子将乞讨来的几十斤大米和十几个鸡蛋送到红军部队后,相继去世。

破家干革命,毁身纾国难。

这些革命先烈,多数未能在父母膝前尽孝,却是千万受压迫求解放的百姓的孝子;他们为革命献出最后一个儿女甚至未及留下子嗣,向着中国光明的未来,以我血荐轩辕,为后世开太平。

“妈妈告诉我,红军到了,我们要去拥护红军。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拥护红军?妈妈说:红军是我们自己的军队。”

“姐姐缝了一个布袋,绣上拥护红军四个字,挂在墙上,每日抓米一把,积少成多,预备送给红军吃。”

——这是20世纪30年代,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的国语课文中的两段话。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

——这是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这首歌随着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一人唱过万人传”。

这些课文和歌谣传唱出了“长征密码”,也道出了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密码——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唯其如此,无往不胜!

(新华社武汉8月8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