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家三代护边,“帕米尔雄鹰”拉齐尼最后的“托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作者:孙哲、张曼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1-02-26 15:41

2021年1月4日,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冰湖里托举起落水儿童,自己则沉入湖底世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守边人,记住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和他一家三代的护边故事在新疆喀什,拉齐尼的故事家喻户晓。

2017年,父亲为他戴上帽子,送他出征的镜头令人动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20世纪60年代,一首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随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红遍大江南北。

▲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的湖面。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曼摄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的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以下简称“拉齐尼”)在冰湖里托举起落水儿童,自己则沉入湖底。世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帕米尔高原上的守边人,记住了拉齐尼和他一家三代的护边故事。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拉齐尼扎根高原默默奉献为国守边,他的故事在喀什地区家喻户晓。2017年当选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时,父亲为他戴上帽子,送他出征的镜头令人动容。他是当地干部群众心目中的楷模和英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拉齐尼在新疆红其拉甫边境线的巡逻途中。李翔摄

冰湖中托举生命

“来人啊!快救救孩子!”

2021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周一,雪花落得纷纷扬扬。急迫的呼喊声打破了喀什大学午后的宁静。

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刚和同学们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男童在学校人工湖中一处冰窟窿中挣扎。他的母亲在湖边哭喊呼救,情况危急!

没有丝毫犹豫,拉齐尼条件反射般地第一个冲上湖面,想要伸手拉住孩子,但冰面突然坍塌,让他也跌入了冰冷刺骨的水中。拉齐尼一面拍打水面,一面奋力托举孩子。陆续有人赶来救助,但冰层薄脆不承力,冰窟越来越大。

零下7摄氏度的寒冬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冰水消耗着拉齐尼的体力。一同施救的木沙江·努尔墩回忆:“救援中我也一度落水,整个人一下就冻僵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那么久的。”

在坚持近10分钟后,拉齐尼用最后的力气将孩子往冰面推了一把,随后坠入冰冷的湖中。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却没能斗过冰湖里刺骨的严寒,他的生命定格在41岁。

生长在帕米尔高原、常年在巡边路上爬冰卧雪,他怎能不知道冰雪下暗藏的凶险呢?

“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从小就是这样勇敢的人。”与拉齐尼从小一起长大的麦富吐力·坎加说。

落水儿童的母亲陈晓琴说:“他不顾一切救我的孩子,他的恩情,我们这一辈子都还不清。”

拉齐尼离开后,他年近七旬的父亲、老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每天都会去村里的展览馆待上几个小时,那里存放着儿子巡边的照片——拉齐尼过往传奇的经历,都化作照片、奖状和锦旗,珍藏于此。

“善良、单纯、勇敢,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人。”悲痛中,巴依卡说。

▲拉齐尼与护边同事观察情况。

“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

这是拉齐尼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是我国唯一与陆地三国接壤的边境县,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拉齐尼所在的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甚至不足平原地区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

1949年12月,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即将执行巡逻任务。可官兵们却犯了难——目的地是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路途因险峻而出名,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还时常伴有雪崩、滑坡和泥石流。

▲拉齐尼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巡逻队将寸步难行。

拉齐尼的爷爷——塔吉克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担任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拉齐尼一家的传奇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此后的23个春秋,凯力迪别克带领着官兵们走遍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白发悄然爬上了他的鬓角,病痛折磨下,昔日步伐矫健的小伙日渐步履蹒跚。1972年,凯力迪别克再也走不动了,将担子交给了儿子巴依卡。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拉齐尼从小就和边防官兵结下深厚的情谊。

1987年暑假,边防部队一名新兵在巡逻时走失。刚满8岁的拉齐尼听闻后向父亲自告奋勇:“爸爸,让我去吧!”望着儿子坚毅的眼神,父亲同意了。官兵们跟着拉齐尼搜寻一整夜,终于找到了战友,由于发现救治及时,最终成功挽救了这名新兵的生命。

自此之后,只要时间允许,巴依卡巡边时都会带上儿子。学习探路、熟悉方位、察看地形……从那时起,拉齐尼立下了成为一名优秀护边员的坚定志向。

▲拉齐尼·巴依卡(右)向新来的边防战士介绍帕米尔高原路况。新华社资料片

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骑着牦牛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也正是在同一年,25岁的拉齐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父亲告诉我,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家和牛羊。”拉齐尼生前曾说过,“身为中国人,护边同样是我们该做的事。”

巡逻道路凶险异常,拉齐尼凭着经验,屡屡帮边防官兵化险为夷。

“他每次都拉着自家的十几头牦牛,主动参加巡逻。”红其拉甫边防连指导员刘小龙回忆,拉齐尼总说“这条路我熟悉得很,连队的事就是我的事”,每次他都冲在最前面。

一次前往吾甫浪沟巡逻时,队伍中途遇到了山体滑坡。“那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回忆。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断滑落,一块碎石片突然砸上拉齐尼的额头,鲜血直流。强忍剧痛,拉齐尼继续探路2个小时,终于找到一条石壁路,确保官兵们安全通过。

▲拉齐尼在护边途中。

2011年冬,拉齐尼和官兵们巡边突遇暴雪。战士皮涛不慎掉进雪洞,拉齐尼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将战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他自己却被冻得不省人事,在县医院抢救了3个小时才脱离危险。

边防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拉齐尼始终坚守。他生前曾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边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巡边路上的情谊不止于此。

红其拉甫边防连有着全军陆地最长的巡逻路线,这里也是全军唯一因地势险要,不能乘车、骑马的巡逻线,只能依靠“高原之舟”——牦牛。

高山峻岭间,即使是夏天也会突降大雪,牦牛则是人们最坚实的依靠。

▲骑着牦牛的护边队伍。李翔摄

一次巡逻遭遇暴风雪,受阻的巡逻队只好在一块山谷地露宿。拉齐尼看到大伙儿冻得直打哆嗦,就用他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厚厚的“墙壁”。巡逻队靠着牦牛的身子挡风取暖,度过了那个难忘的风雪夜。

拉齐尼有一头白牦牛,它几乎每年都陪着拉齐尼爬冰卧雪。在2014年秋天的一次巡逻中,白牦牛的腰椎严重摔伤,无法站立。

拉齐尼和战友们守在白牦牛身边一直到天黑,可它还是无法起身。巡逻队不能为了一头牦牛耽误执勤任务,拉齐尼抱着白牦牛哭得像个孩子,官兵们也都哭了。临走前,拉齐尼和战士们拔了很多草放在白牦牛跟前。

此后一年里,拉齐尼总幻想着白牦牛能恢复健康、自己“归队”。

白牦牛终究没有回来。第二年巡逻时,他们看到的白牦牛只剩一个头骨,忍痛采来野花祭奠“战友”。一边的拉齐尼呢喃道:“再见了战友,再见了战友。”

从爷爷凯力迪别克开始,70多年来,拉齐尼家有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

▲拉齐尼与边防官兵在新疆红其拉甫边境线的巡逻途中。

远去的“雄鹰”

打开拉齐尼的微信朋友圈,“为国巡边”是他的生活主线。

得知拉齐尼英勇牺牲时,同为护边员的都巴斯·库尔布尼克偷偷地捂着脸,强忍着不发出声音,泪水却顺着脸庞不断流下。“我们一开始都不相信,直到打开手机,看到铺天盖地的新闻,才发现是真的。”

塔吉克牧民熟悉地理环境、适应高海拔生活,在千里边防线上,一个牧民往往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生前格外关注护边员养老、医疗和队伍建设。

“他总是很细心地带我们训练,讲解巡逻路线、分析路况,还教我们如何分辨天气情况,我们都开玩笑说拉齐尼是‘孙悟空’。”都巴斯说,拉齐尼总是提醒年轻的护边员们,时时刻刻要和边防部队保持一致,只要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诉连队。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断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巡逻线上还建立了执勤房,护边员不再风餐露宿,工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还配备了摩托车、对讲机、望远镜等设备,护边员定期轮休倒班也得以保障。当地还实施一系列惠民兴边政策,彻底改变了“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传统巡边方式。如今,像拉齐尼一样,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族牧民加入了巡边队伍。

工作生活中的拉齐尼善良朴实、乐于助人。2020年6月,经组织考察,拉齐尼·巴依卡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为更好履职尽责,拉齐尼走遍当地农牧区,关心家乡建设与发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怀着感恩的心,拉齐尼竭尽所能回报社会,他心里装着祖国的边防、巡边的战士、家乡的父老乡亲,唯独很少想到自己,他自家的房子几年了都没装修完。

拉齐尼昔日的同事们创作了一首诗歌,以此纪念远去的“雄鹰”:

帕米尔的晨曦是您飞翔的起点

慕士塔格顶峰是您驻足的地方……

云端守边的帕米尔雄鹰啊

请带着我们的思念,继续展翅翱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