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母校的问候,走过大江南北去看你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徐 雯责任编辑:杨凡凡
2019-06-06 08:39

在新疆的“蚊子之乡”留宿、途经海拔5130米的西藏东达山、白天行走在忙卡边境线上、夜晚跟随畹町战士设卡查车……这不是一份背包客的旅游计划表,也不是摄影家的采风行程单,而是北京化工大学武装部回访小分队3年来的经历。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2005年开始组织教职员工回访,2013年基本形成惯例,北京化工大学扎实做好高校征兵工作“下篇文章”——

带着母校的问候,走过大江南北去看你

■中国国防报记者 徐 雯

回访队伍前往新疆白哈巴县时办理的边境证。

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用了个遍

在新疆的“蚊子之乡”留宿、途经海拔5130米的西藏东达山、白天行走在忙卡边境线上、夜晚跟随畹町战士设卡查车……这不是一份背包客的旅游计划表,也不是摄影家的采风行程单,而是北京化工大学武装部回访小分队3年来的经历。

“兵送走,不撒手”——北京化工大学自2005年开始组织教职员工前往全国各地回访从该校入伍的新兵,至2013年基本形成一年两次利用寒暑假回访的惯例。回访队伍成员以武装部老师和辅导员为主,有时也有服役学生的同学,每次出行3到7人不等。“学生从我们这里走,我们就是‘娘家人’。我们去回访,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在部队的学习工作情况,鼓励他们在部队建功立业。”武装部老师刘刚介绍,他们还根据学生在部队期间的表现,评选“化大之星”,并给部队寄去奖状证书。

刘刚介绍,自2016年开始,该校武装部不仅组织回访,还将回访过程和新兵成长情况进行记录,并利用“北化国防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全校师生,“以前回访是悄默声的,很少有人知道。自2016年开始,我们大张旗鼓地开展回访工作,使其成为学生了解军营的一个窗口。”

“飞机、火车、船、大巴、三轮车……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我们都用了个遍。”刘刚打开笔记本电脑,向记者展示储存的资料,十几个文件夹的照片,他都可以流畅地说出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照片中的学生姓名、服役部队,以及近期情况。“这3年里,我们的行程达到3万公里,除了青海和宁夏外,我们都去过。”

泥石流在车前十来米,一失联就是一整天

回访小分队成员前往新疆时的微信聊天记录。

最先打开的回访窗口是云南边防。最开始,武装部无法联系上学生服役的部队,只能通过公安部的官方网站上公开的电话进行申请。反复几次交流沟通后,才终于联系上了武警云南省边防总队。打开手机联系人界面,刘刚说:“现在联系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

新兵回访工作一般都是由人武部牵头,而高校与军队联系沟通不便,加之部队各方面纪律规定较严格等原因,会有无法成行的情况。“但我们每次都尽力尝试沟通,大多时候都可以获得部队的理解。”刘刚告诉记者。

与部队协调好后,回访的行程才真正开始。

这不是一个想象中的轻松旅程,北化工的学生有不少都申请前往艰苦地区服役。

2016年,回访小分队前往云南。半个月时间,他们沿着澜沧江,一路先后看望慰问瑞丽、畹町、陇川、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江城等地的11名服役学生。在从临沧前往普洱的途中,遇上了大雨,坐在晃晃悠悠的小巴车里的老师们前一秒还在说山路泥泞,让司机慢点开,下一秒就被山上冲下来的混着砂石的泥水惊得鸦雀无声。停车查看时,车头离山上冲下来的水流只有十来米。

刘刚印象最深的场景还不是这里。

同样是在云南,从忙卡前往沧源途经南界山时,刘刚透过车窗向外看去,发现下面的山路上有一个轮胎。“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司机为什么路中间有个轮胎,司机跟我说,‘哦,刚才有辆车掉下去了呗’。”

除了云南,新疆也是回访队伍的重点。“我们知道新疆地域辽阔,但是没想到这么辽阔,信号都没了。”刘刚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前往乌鲁木齐时,因为气流颠簸,飞机起飞后不得不返航重飞,而下了飞机后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一直到晚上才与校方联系上,让学校老师和回访队伍队员的家属担惊受怕。“在新疆这边,不要说和学校联系了,我们相互之间也常常一失联就是一整天,只有晚上到了宾馆才有信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