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
不是资助,是支助
■杨奇帅
调到北京已经整整一年了,望着车水马龙的首都,我常常想起2000公里外的那座大山。
那里有我的战友,也有我的亲人。
前不久,老单位的战友通过微信给我传来一张照片。照片上,两个小女孩在自家四壁黑乎乎的厨房里忙着做饭,笑容却灿烂极了。
同事看到照片,问我:“这就是你资助的那对姐妹?”我回答说:“不是资助,是支助!她俩是我的亲人。”
故事,要从一年多前说起。当时,我还是第77集团军某旅的一名基层新闻报道员。一次,旅保卫科张友新干事带着我到部队对口帮扶的小学慰问。
那所乡村学校只有5个老师和几十名学生,教学设施陈旧而简陋。孩子们正在上课,他们的声音稚嫩而清脆。从单薄的胸膛里迸发出的一阵阵读书声,仿佛是对命运的宣言。从湖南农村参军入伍的我,特别能够理解这些山里孩子的境遇。
一个瘦弱的女孩进入了我的视线。她穿着破旧的冬衣,眼神里满是纯真,还有一丝怯意。
通过王国辉校长的介绍,我了解到这个女孩还有个妹妹。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带给姐妹俩一丝温暖。
自那以后,我一直关注着两姐妹的成长。因为不能经常去看她们,我便通过老师与她们沟通。平时,我会托老师帮忙,给她们买些生活和学习用品,也会趁她们课间休息时,拨通老师的手机和姐妹俩视频聊聊天。
接触久了,姐妹俩慢慢褪去最初的羞怯,和我有说有笑,把我当成她们的亲人。我一直想去她们家里看看,但直到调离单位,都没能成行。
来到北京后,由于工作原因,有段时间我们中断了联系。去年“六一”儿童节前,老单位的战友突然给我转寄来一封信。
“听老师说你去了北京,在那边住得还习惯吗?每天要多吃饭、多吃菜,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别着凉了……”看到姐妹俩稚嫩的字迹,我又感动又开心,连夜回了信,还寄去两只毛毛熊作为儿童节礼物。
前一段时间,姐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见起色,老师很着急。于是我又一次拿起笔,写信鼓励她,告诉她“苦难也是财富”。后来,姐姐回信告诉我,她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数学成绩也有了进步,正争取学校的奖学金。
金钱可以改变一时的贫困,但是爱心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想,我会继续支持和帮助她们,陪着她们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