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编码反光,输掉一场“战斗”。第74集团军某旅对照实战标准——
向习以为常问题“开刀”
■刘俊鑫 本报记者 陈典宏
10月11日,第74集团军某旅各营连官兵佩戴着崭新的战备编码标签参加训练,个个斗志昂扬。该旅部队管理科参谋邱辉介绍道:“以前的材质反光,不符合实战要求。这种由特殊材质制成的编码标签,更便于战备训练。”近段时间以来,该旅对照实战标准向类似习以为常的问题“开刀”,以纠治易忽视问题为抓手,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
这一变化,还得从不久前的一次“战斗演练失利”说起。那天,该旅正在展开全装全课目拉动演练。突然,电台传来上级指令——“防敌机侦察”。接到命令后,该旅某火力连官兵立即钻进前方不远处的密林中。作业流畅迅速,各类装备伪装既具迷惑性,又具有地理优势,连长本以为胜券在握,却在密林中遭遇“滑铁卢”。
原来,虽然所有战士的装具装备包括个人的眼镜都被很好地隐藏了,但部分贴于官兵迷彩服上的战备编码标签,因局部薄膜在太阳下反光,最终成了“敌人”火力覆盖的目标。
战备编码反光,输掉一场“战斗”。这一结果在官兵当中引起了不小震动:谁也没想到,在工作生活中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战备编码标签,因失去了隐蔽伪装的功能,竟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如果这是在战场上,将会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我们究竟还有多少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却有损战斗力的问题存在?”演练复盘,旅党委深刻认识到:战斗力建设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向这些习以为常的细节问题“开刀”,按打仗标准狠抓练兵备战。该旅部队管理科当即废止现有战备编码标签,考察相关厂家后重新制作利于战备的新标签。国庆前夕,新的编码标签配发各连。
置身战场环境,带着敌情练兵,从每一处细节严起,从每一个环节抓起。该旅以此为契机,对照实战标准对习以为常的问题进行深度摸排,梳理出“武装越野捆绑装具”“携枪100米障碍跑中右手不携枪”等不利于实战环境下发挥战斗力的细节问题16项,将摸排出的情况列为日常监察检查的重点内容。各连对照下发的问题清单,能即时整改的立马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定整改日期,在营范围内,一级负责一级对单销账。
(《解放军报》2019年10月23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