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组织申请,到基层部队任职!”作出这一决定后不久,赵化锟如愿以偿,来到东部战区海军某勤务船大队任教导员。
赵化锟的这一选择,让不少人诧异:刚选调到某基地机关任组织干事,且在新岗位上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啥“向下走”?
大家猜测他的理由:是对机关工作厌倦了?还是去基层“补经历”?对此,基地组织处处长杨淼焱却很清楚:到上级机关拓展思维和视野一直是赵化锟的梦想,而且他也经历过基层主官岗位的锻炼……自己手下的这名得力干将“向下走”一定另有原因。
“称职的政治工作干部是啥样?我想到基层再找找答案。”在大家的追问下,赵化锟袒露心声:他想回基层一线摔打的念头,从去年4月的一次比武后就渐渐萌生了。
去年初,东部战区海军组织“强主阵地、强打仗功、强生命线”政治工作干部岗位练兵比武,各单位派出精兵强将同台竞技。由于能力突出,赵化锟成为某基地参赛队的“种子选手”。
在各级政治工作机关打拼多年,但参加这样的比武,赵化锟还是头一遭。看到比武细则,赵化锟心里真没底:识图用图、军政理论、武器操作与使用……随便哪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就拿理论测试来说,其内容就涵盖政治理论、军事思想、军兵种知识、气象水文、外军知识等诸多方面。
这次比武,赵化锟没有获得名次,但是他说自己收获了更重要的东西:看到了自己与一名优秀政治工作干部的差距。
以往,“站着能说、坐下能写”是官兵们评价某个政治工作干部有水平的“口碑”标准。然而,军事素质不过硬,也让不少政治工作干部的威信“打了折”。
如今,随着比武活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治工作干部和赵化锟一样,在聚力胜战、加速转型中求索着“政治工作干部的新时代标准”……
我们离“两个行家里手”有多远?
——东部战区海军两届政治工作干部岗位练兵比武带来的启示
■解放军报记者 刘亚迅 特约记者 方立华
任务间隙的政治工作活跃有力。 刘亚迅摄
精准把握新时代政治工作的“米、秒、环”
2019年已经过了一半,回想自己这些年开展政治工作的经历,东部战区海军某扫雷舰大队昆山舰政治教导员杜君不禁感慨:像坐过山车一样。
“刚开始时意气风发……”杜君告诉记者,初任教导员时,被别人叫了一段时间的“书记”,有点飘飘然,搞教育时也觉得自己啥都知道,经常用大道理来搞“灌输”。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泡沫一不小心就被戳破了。”一次周末打扑克牌,当杜君出了一张“小王”时,有个大大咧咧的同志开玩笑说:“跟你一样,就知道咋呼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杜君搞了一次匿名的问卷调查,结果很多官兵反映: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空洞,很难产生思想共鸣。
这一盆“冷水”让杜君陷入了沉思。那段时间他琢磨最多的就是怎样才能使教育入脑入心,让大家认同。
无独有偶,时任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飞行大队教导员的刘伟也被飞行员“吐槽”过。
一次,刘伟给飞行员授课,原定一个小时的内容,上到一半时,飞行员们突然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纷纷离场。一名飞行员临走时心直口快:“教导员,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下次能不能讲得简洁点、生动点。”
思想把脉不精准、语言表达不接地气,刘伟苦笑着说:“当时感觉自己是拿着花洒在浇田地,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东部战区海军政治工作部组织处处长吴明飞告诉记者,开展“强主阵地、强打仗功、强生命线”政治工作干部岗位练兵比武,就是为了时刻提醒、督促政治工作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把“看家本领”练好练强。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多元思潮冲击,一些政治工作干部无论是思想状态、能力素质还是工作成效,都距离部队要求、官兵期待有着不小的差距。
——有的阵地意识薄弱,重大任务中“把关定向”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不清楚,习惯于用行政会代替党委会、支委会;
——有的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浅尝辄止,思想上缺乏深度,教育中“大道理讲不清,小道理讲不透”,官兵一听就味同嚼蜡;
——有的把政治工作层次看低了,满足于搞活动、造氛围,个别单位政工领导充当“管理员”“安全员”,丢了主阵地,荒了“责任田”。
战区海军党委“一班人”上战舰、下潜艇、登战机,调研梳理出政治工作干部阵地意识弱化、基本功不扎实等5大类问题。
以考促学,全员覆盖。以“三强”政治工作干部岗位练兵比武为牵引,他们区分机关政治工作干部和基层政治工作干部,制定能力拓扑结构图。针对“半路出家”的政治工作干部占比多且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逐级组织培训班,采取授课辅导、互动交流、模拟教学等方式,着力提升政治工作干部“四会”的能力素质。
“只有准确把握新时代政治工作的‘米、秒、环’,做到心里有底、手中有术,生命线的威力才能更好显现。”在第二届“三强”比武中,杜君获得基层组现场授课第一、综合成绩第三的好成绩,他的这一观点也在许多政工岗位同行中引起共鸣。
如今,已担任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的刘伟,也通过与兄弟单位政治工作“高手”切磋过招,找准了训练中政治工作的切入口、融合点。一次飞行训练结束后,刘伟招呼几名飞行员围拢在一起打开帖子《我们用了一百年,终于能够一起坐下来谈谈航空发动机了》,这引起了飞行员们的浓厚兴趣,甚至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飞行员,也成了互动交流中的活跃分子。
短短十几分钟,一堂教育微课就结束了。一些飞行员还意犹未尽:“这样搞教育确实新鲜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