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发现:早康会议堪称古田会议前奏曲

来源:《解放军报》2014年10月15日作者:李泉 等责任编辑:宋丽丽
2019-10-25 14:24

考证

古田会议会址不是“古田村”

■李 涛

长期以来,关于古田会议会址在各种版本书籍中的表述并不统一。大抵有这样3种:一是“上杭县古田村”,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大辞海(军事卷)》等;二是“上杭县古田镇”,如《朱德年谱(新编本)》《古田会议精神读本》等;三是“上杭古田”,如《毛泽东传(1893~194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等。

古田会议究竟是不是在古田村召开的?古田到底是村还是镇?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询研读了《上杭县志》(民国二十七年付印)、《上杭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上杭县地名录》(上杭县地名办公室1980年编辑)等许多相关资料,搞清了古田自古以来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

古田,位于闽西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交界处,是个四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山清水秀、林木茂繁。东有彩眉岭,西有将军山,西南有双髻山,北有梅花山,南有吊钟岩,只有三条石砌路与外界相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便是个屯兵驻军的好地方。

古田之名的由来,是缘于古田五龙村的黄龙口有一丘古垦之田,因像“古田”二字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古田的历史自唐代起始有文字记载。宋淳化五年(994年),上杭由场升县,设置四乡五里,古田是五里之一。明洪武十四年(1382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百十户为一里”,上杭县乃改四乡二团为十里,即在城、胜运、溪南、来苏、古田、平安、太平、白砂、金丰、丰田。成化十四年(1479年),上杭县辖八里四十图,其中古田里为五图。嘉靖十一年(1532年),古田里改辖四图。

清初沿明制,民国初期仍沿用旧制,并分路设区。1917年,县以下分路设区、里村、闾邻。1918年,改里村为乡镇。当时,古田镇已是一个有千余户人家的大集镇,辖八甲、溪背、荣屋、竹岭、下塘、赖坊、五龙、文元等10多个村子。古田镇并没有固定的地点,而是哪个村子的人当了镇长,古田镇公所、圩场就设在哪个村里。

1929年12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进驻古田镇。其中,军司令部、政治部驻八甲村,第一纵队驻下塘村,第二纵队驻竹岭村,第三纵队驻溪背村,第四纵队驻荣屋村。

28日,彪炳史册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就在溪背村曙光小学召开。这里原为一座祠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时称万源祠。祠堂坐东朝西,大门匾额题写为“北郭风清”四字,两旁有两副对联。第一副上联是:“万福攸同祥绵世彩”,下联是:“原泉有本派衍义溪”;第二副上联是:“学术傲西欧开弟子新智识”,下联是:“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整个建筑为闽西典型的祠堂建筑,平房砖木结构,青瓦白墙,雕梁画栋,由前院、下厅、天井、上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826平方米,在当时可算得上是颇为气派的。因祠堂为古田第一大姓氏廖氏出资所建,故又称为廖氏宗祠。辛亥革命后,万源祠改为古田历史上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祠堂的后厅作为课堂。

1929年5月,红四军由赣南瑞金直下闽西龙岩。22日,红四军经凹口冲进古田镇中心,活捉古田民团团总廖建熊,缴获长枪36支,随即在此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打土豪斗劣绅,杀猪分谷给贫苦群众。当天中午,红四军在古田圩场召开群众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宣传演讲,宣布成立古田革命委员会。随后又成立了农民协会、妇女解放协会、赤卫队等组织。红军战士根据《少年先锋队歌》中的歌词“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又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至今,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战士书写的“保卫学校”的标语。

综上所述,1929年古田为镇级行政区划,古田会议的具体会址是古田镇溪背村曙光小学。因此,关于古田会议的会址应表述为“上杭县古田镇”,或简写为“上杭古田”,而不能表述为“上杭县古田村”。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军事学博士)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