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兵成为“红军”,为啥就很勇敢了?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作者:周明熠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11-27 14:21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曾经的赣南土地上,一首歌词通俗易懂、旋律简洁明快的歌谣在老百姓口中传唱开来。

每当听到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面,仿佛看到了工农群众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的壮观场面。回望我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歌谣中所唱的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正是弥足珍贵的传家宝。

1

“欲谋胜败,先谋人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军之所以能够历经惊涛骇浪,具有排除万难、攻无不克的强大威力,历经艰难而不溃散,历经艰险战无不胜,正是因为有着坚如磐石的内部团结。

1927年9月“三湾改编”,毛泽东同志对官兵一致、尊干爱兵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废除军阀作风,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规定军官不许打骂士兵,经济公开,官兵平等,废除肉刑和繁琐的礼节;建立士兵委员会,保证士兵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有效实现。

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充分肯定了红军实行的民主制度,并强调“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区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

井冈山时期,受敌人封锁,物资极其匮乏,毛泽东向全军宣布,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只能点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但毛主席自己却一直坚持用一根灯芯办公、看书、写文章。朱德为防止部属拿走他的扁担,不让他参与挑粮食,就在扁担上写下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一根灯芯”“一条扁担”的故事,成了红军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象征。

这种革命性的感召和鼓舞,在当时使红军官兵焕发出最彻底的战斗热情,引得人民群众纷纷送子参军,也让饱受军阀压迫的国民党官兵投奔而来。

与红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民党军队中普遍存在以上欺下、打骂体罚的现象。当时江西省委的一份通告中这样描述:“军阀军队中的广大兵士生活恶化不堪,欠饷日积,待遇残酷,肉刑妄加,言论不能得一丝一毫的自由。”

“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中不勇敢,今天在红军中很勇敢”,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