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门第有铁规,血脉传承好家风——
“选择军营,就是选择光荣,选择了责任”
“参军前,我想完成父亲的夙愿;参军后,我有了带兵打仗、驰骋疆场的志向。”某海防旅火力连上士臧昊天这样解释他为何从军。
“这兵,我没当够;那片海,我还想守。”当年,臧昊天的父亲臧其文应征入伍,就在他现在驻守的九顶铁槎山边防线。记忆中,父亲经常给年幼的臧昊天讲自己当兵的故事:“等你长大了,一定要替我再看一眼那座山、那片海!”
这句话,深深烙在臧昊天的脑海里,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心头仍萦绕着绿色军旅梦。2006年12月,臧昊天走进军营,踏上了父亲曾经巡守过的海防线。
“每巡守一次海防线,就对边防军人的职责多了一分理解,亦对父亲的海防情怀多了一分崇敬。”臧昊天说,臧家代代有军人,是他父亲最想看到的,因为这样能延续臧家的“军脉”,让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爷爷战死沙场,父亲战场受伤,儿子接过钢枪……在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一营三连连长降巴克珠一家三代从军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1950年康定解放后,爷爷罗布长寿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参军入伍,在一次剿匪作战中光荣牺牲,被追认为烈士,追记二等战功。奶奶含辛茹苦把他的阿爸罗布扎西养大,将其送到部队,并立下家训——家族男儿,年满十八,参军入伍,报答党恩。
幼承家训,降巴克珠对精忠报国多了一些感悟和向往:喜欢穿父亲压箱底的老式军装,更是在征兵季跃跃欲试。男儿十八立父志。2006年12月,降巴克珠参军入伍,在追随父辈感念党恩、精忠报国的足迹中,两次荣立一等功,被保送到陆军军官学院深造,毕业不到一年,他就成为“全能排长”。
光荣门第有铁规!记者采访中发现,军人家庭的“家规”和“祖训”竟颇多相似:爱国爱家,希望家里能多走出几位军人。
杨树朋,“杨根思连”原四级军士长。在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时,他和战友李磊不幸牺牲。杨树朋生前曾写过这样一段话:“选择军营,就是选择光荣,选择了责任。从军报国,是有出息的选择。将来儿子长大了,我也要把他送到部队!”
那一幕动人场景,至今仍刻在连队官兵脑海深处——
在烈士杨树朋骨灰安放仪式上,不到7岁的杨一鸣手捧父亲遗像走在最前面。记者问他长大后想做什么时,杨一鸣含泪回答说:“爸爸是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当兵,要当英雄!”
也许年幼的小一鸣对于“牺牲”“烈士”的概念还很模糊,也许他长大后才能真正明白父亲的伟大,但“长大了我也要当兵”的想法,如同一粒种子正在他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