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带你去看晴空万里,看一看"晴空"赛场上的热血激昂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晓晗 王海建 等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08-14 03:08

战车驾驶员杨卫江

车神玩漂移

盛夏七月,南疆库尔勒,热浪灼人。

临近正午,几辆拖着黄沙疾驶的战车才逐渐放慢速度,停靠在赛道边。

“哇,真舒服!”车门打开,车外一股热气流顺势袭来,浑身被汗水浸透的杨卫江走出车外猛吸了一口气。

“走,大家赶紧洗洗吃饭去。”杨卫江摘下工作帽,习惯性地往外一翻,汗水沿着帽子内侧很快汇成一条线,洒落一地。

平时,车里温度接近50℃,人坐在里头就直淌汗,大伙早已习以为常。此刻,先填饱肚子才是正事儿。

嘴上招呼战友们吃饭,杨卫江自己却没啥胃口。天气太热是一方面,咋样过障碍不碰杆才是他心结所在。

来回算下来,一上午跑了5趟,最多一次居然碰了5次杆。按照比赛规定,一根杆罚时20秒,要是上了赛场,这还得了?

再过半个月,“晴空”防空导弹兵比赛就要开幕,杨卫江心里比谁都急。倒也不是害怕啥,从参加备赛开始,杨卫江就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3个月前,杨卫江入选为“晴空”项目驾驶员选手,那是他头一回接触92A式战车。有人开玩笑说:“你一个普通车辆驾驶员,不会是过来陪练吧?”杨卫江“嘿嘿”一笑,露出一排白牙:“就算陪练,也要练出点名堂。”

基础不够,拼搏来凑。那段时间,为了争取多一些训练机会,杨卫江总是提前到场,最后一个下车,有时还趁大家休息补水间隙加班加点训练。一周下来,杨卫江体重下降了近6斤。

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欣慰的是,杨卫江成绩直线上升,不仅速度远超其他车组,失误率也始终控制在较低范围。进入备赛第3周,杨卫江直接从第三车组晋级到第一车组。

赛场如战场,谁快人一步就意味着越接近胜利。要想进一步缩短行进时间,让战车漂移是个好办法。

想法固然不错,极速漂移又谈何容易?对常人来说,即使家用车完成漂移尚需过硬的技术,何况重达十多吨的战车?

回想第一次漂移训练,杨卫江至今心有余悸。那天,车组通过蛇形限制路路段后,一个右拐弯出现在眼前。杨卫江判断,这里正好适宜漂移。点刹、打方向,然而战车却迟迟停不下来,眼看就要冲出赛道。说时迟,那时快,杨卫江眼瞅着路基外一块空地,猛打方向盘,车辆一下驶出近20米。下车后,几名队员一身冷汗:战车距离山体已不足5米。

“一次漂移省不了几秒钟,要不先别练这个了。”队友有些担心他的安全,杨卫江却不为所动。在杨卫江看来,在战场上进行这样的一次机动,可能就是一次化险为夷,甚至是一次绝地反击,更何况,战机转瞬即逝,也许两秒钟就能决定战斗胜负。

训练间隙,杨卫江拿来纸笔写写画画,仔细分析赛道设置情况,甚至将每个障碍、每处细节都牢记于心。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等因素对漂移的影响,车的速度、油门、刹车力度应该如何控制等杨卫江逐渐了然于胸。

到底难在哪儿?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长达10公里的赛道,“8”字形路和防坦克壕两个障碍公认最难。

为解决这个难题,杨卫江让队友拿着摄像机边拍边回放。每碰一次杆,他就走下车,观察战车驶入的角度,用尺子测量好距离,不断修正偏差量。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他的入场动作越来越精准,失误也越来越低。

“晴空”防空导弹兵比赛如期而至。不远处的看台上,坐满了观众。

临近赛道拐弯处,中国参赛车组突然一个漂亮的极速漂移,现场顿时人声鼎沸。

涉水场、蛇形限制路……杨卫江驾驶战车疾速驶过,漂亮潇洒地通过12个障碍。比赛落幕,中国车组最终成绩领先第二名近12分钟。

“你把战车开出了法拉利的感觉!”停回备赛区,杨卫江打开战车舱盖。候赛区一侧,部分参赛的外军官兵老远就冲他竖起大拇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