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 绿富同兴
沙患变沙利,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
在鄂尔多斯高原,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治沙持久战打响,号角声响彻高原大地。
现实却总是残酷的,沙漠从不怜悯植绿人的汗水。“早前,沙子里种树成活率只有20%。”高毛虎说,“一开始还是用铁锹挖沙坑种树种,有一次看到大风把前几天种的树全刮没了,我坐在沙子里哇哇哭。”
1997年至1999年,鄂尔多斯遭遇罕见干旱,赤地千里。传统的治沙方式,规模小、力量散,人栽树、羊吃树,年年栽树难成林,“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让治沙难上加难。
关山阻碍,没有挡住库布其人向往绿色的脚步。
“以前,最优秀的工人几分钟都挖不完一个树坑,现在我们单人10秒钟就可轻松地种下一棵树。”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说。
单人,10秒,种下一棵树?是的。左手拿沙柳枝,右手将铁头水管插进沙里,瞬间,水流就在沙地上冲出1米来深的小洞,将柳枝插入孔内,这就种完了。挖坑、栽树、浇水……用时不到10秒钟,成活率超过80%。
没水的地方怎么办?那就螺旋钻打孔。
“微创气流植树法”“风向数据植树法”“甘草平移治沙技术”“‘三耐’种质资源技术”……亿利库布其治沙人创造的一系列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了沙漠造林的效率,一套套成熟的治沙方案孕育而出:乔灌草和封育、飞播、人工造林相结合,以路划区,分块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地。
30年,“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孕育出了“库布其精神”。
“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治沙的创新之路。从传统的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的公益性为主的治沙到民营企业牵头的产业化为主的治沙,为中国、以至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解决方案。”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杨文斌说。
绿了沙漠,富了百姓,10.2万沙区农牧民享受到了治沙红利。
“我以前穷,差不多要饭了。承包治沙种树以后,少说也挣了上百万。”高毛虎说。
敖特更花回忆,2007第一年承包种树,就挣几万元。“那真是很多钱了。”11年来,她带领着民工联队走南闯北绿化沙漠面积达到了2万多亩,每年收入都要20多万元。
世代居住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孟克达来一家,2006年搬到了道图嘎查亿利新村,做起了旅游个体户,开起了牧家乐,搞起了沙漠越野,过上了靠沙吃沙的好日子,去年收入近30万元。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库布其曾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但当地政府、亿利等当地企业和百姓并没有把荒漠治沙当做一种困难,而是当成了一种机遇和挑战。经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奋斗,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防治荒漠化道路。如今库布其沙漠满目葱茏、绿意盎然,还建成了供人们生活利用的太阳能等,不仅为百姓提供就业机会,也让大家看到发展前景,库布其成为了非常独特的生态地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世界需要中国样本,库布其治理模式等就是中国样本,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期待从库布其沙漠治理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通过科技评估和政策建议推广到全球,让其他国家在学习的同时,能开辟出适合自己的荒漠化治理模式。
库布其蒙语意为“弓上的弦”,“库布其精神”犹如“弦上的箭”,让这支绿色的箭在沙漠中落地生根,使昔日的死亡之海焕发出勃勃生机。